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許志祿-父母車禍雙亡兩度退學 路漫修遠成功創業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2,301
許志祿現任晉弘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陳永富攝) 許志祿現任晉弘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陳永富攝)

◎採訪撰稿:陳永富
本籍:祖居金寧鄉山灶、在金城出生長大
現居:新竹市
學歷: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海洋大學電子系、中央大學物理系、成功大學物理系與電機系輔系、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中強光電資深工程師、大地光纖工程師、揚明光學公司經理、晉弘科技公司營運長,民國107年6月起任副總經理

因父母車禍雙亡,許志祿就讀大學時走不出抑鬱傷痛情緒,兩度退學,但如今他是國內影像醫療器材領頭羊晉弘科技公司副總經理。
父母車禍遽逝 難卻悲愴低谷兩度退學
許志祿三兄弟自小主動學習,父母許天生與洪嫦寶在金城鎮東門市場經營「集隆」雜貨店,本是小康幸福之家。不料他就讀金門高中二年級寒假時,父母在台北發生車禍。
二伯父許丕擇含淚告知他父母雙亡噩耗時如青天霹靂,他不知所措由伯父陪著赴台奔喪,與兄弟會合,火化父母遺骨歸葬金門。之後他壓抑悲愴,憑藉著一股意志力,考上海洋大學電子系,但念了兩年,父母突然離世的抑鬱情緒卻突然爆發,他沈陷於人生無常低谷,覺得生命隨時會消逝,一切了無意義,茫然無心做事與念書,因此退學回金門,在安岐耕讀一年。
那段時間,他接觸到老莊佛道思想與諸子百家典籍,重新探索人生的意義,瞭解到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有許多對於周遭人事物的責任得要盡力去完成,而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情與希望。
大學聯考前100天左右,兄長了解他的痛苦,規勸他人生的道路仍很長遠,還是要振作,再考大學,好找一份工作安身立命。他重振心緒,重考上中央大學物理系,可是念了兩年,又重蹈海洋大學時走不出心情低谷覆轍,成績一落千丈被退學。
那時發生心靈心量扭轉個人不安情緒的奇事,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時大氣系4年級室友的同學有事求助學校附近土地公獲靈驗解決,室友考光電研究所,也祈求若能考上就吃素一個月還願,結果備取名次很後面竟也能獲錄取(因其他備取者逐一上榜台、清、交,成大等研究所)。他也誠心的去土地公廟拜拜求心安,心不安,一切皆枉然。
拜拜後,發現日抄心經一篇,自然而然默念心經,可讓他的心安定下來。
那時只來得及報名清大、中興與成大三校物理系轉學考。中興轉學考的普通物理與微積分考試,他每題都會寫,當場就覺得會上榜,因為此生大小考試無數次,從無此種得心應手的感受,頓覺佛經真有不可思議之功德。後來中興與成大轉學考也放榜考上。他打電話回金門安岐二伯母吳昭報消息,二伯母問他:「學校好不好?要讀哪一間?」志祿說成功大學,她很開心,一直說「這來成功啊,這來成功啊!」
心經定念消心理障礙 完成研究所學業
他個性隨和,人緣不錯,也樂於幫助別人,所以成大三年級被推選當班代,並擔任系會學術部部長。有空時,他喜好參與活動,跟朋友談心,他甚至寫信給高中、成功嶺與大學不同時期的同學朋友,詢問過去對他的為人處世印象,這樣做,旨在消除過去不願面對父母雙逝的心理障礙,對父母雙逝的打擊選擇放下,讓心安定下來;在生活上,三兄弟靠變賣父母的房子遺存(因有房貸需繳還),兼家教和申請獎學金維持生活。「與人為善」是他的信念,相信人與人間的相處互動是相當重要的,不論是處世做人,良好有效的溝通對於個人或團體都有莫大的助益。
大三時,他修習李建二老師的量子力學課程,對於物理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一番新的體認。之前中央與成大物理的教授們授課以推導數學公式為主,他以為物理學似乎是以數學方程式解決問題就結束了,上李建二老師這門課後,發覺物理觀念與實際物理現象的關連性,和縝密的邏輯思考、對於事物的分析能力才是物理學的重心。
民國86年大學畢業,他與幾個好朋友通過甄試,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就讀,恩師余怡德和徐琅教授共同指導研究雷射冷卻技術。
他說特別喜歡物理的原因,是高中時看了志文出版社的《愛因斯坦傳》與《居禮夫人傳》,心想「有為者亦若是」,以後要做偉大的物理學家,高中畢業留言簿上,他寫的話可為此段青春歲月的註記--「欲效唐吉軻德率真質樸的怒吼,心儀愛因斯坦不屈的勇氣,更愛那詩經,楚辭和綿延不絕的歷史。」
不過念完成大物理系及清大物理研究所,他沒有走上物理學者之路,也發現要做偉大科學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定人生目標 全力以赴
民國88年清大研究所畢業,他面臨出國留學或立即就業?將來要當教授走學術研究路或創業的人生抉擇?最後確定人生目標是「創業」。
那先找什麼工作好呢?他回想表示,一開始想過投身光電業、半導體業與工研院。請教師友意見後,得知因物理系畢業生到半導體業界多半做製程整合工作,顧機台,將來可能無法創業。所以決定以光電設計業為目標,投履歷應徵光電業與工研院光電相關工作,首個工作是到中光電做投影機光學設計,後來轉到大地光纖從事LED應用設計,因緣際會下又回中光電的子公司--揚明光學做投影機光學設計與管理,再從技術職邁向管理職,現為晉弘科技副總經理。
從28歲起的職場生涯,他工作上印象深刻的幾件事,包括中光電時與同事郭哲榮出差美國TI(德州儀器)總部,與Carl Zeiss(德國卡爾·蔡司)與TI的工程師,合作點亮全球第一台SCR(Sequential Color Recapture)特殊色輪顯示技術的投影機,全場歡聲雷動,連當時擔任DLP事業部主管、後來擔任德儀CEO的Rich Templeton都來到擠滿人的實驗室說Well done(做得好),大家興奮異常,與有榮焉,見證科技重大突破的時刻。
後來擔任計畫主持人,他三次出差位於東德Jena(耶拿)的前Zeiss(1846年成立)總部,此城是德國的光谷,人口10多萬,德國許多重要光學公司都在這裡,如卡爾·蔡司廠(Carl Zeiss)和肖特(Schott)玻璃廠。印象特別深刻的有兩件事,一是交換名片的人中,10個人約有6、7個人是博士,RD(研發)也就算了,連PM(產品管理)也是博士。二是該公司有出內部學術刊物,刊登公司的研發成果,這兩件事顯示該公司重視研發的科技實力,間接說明為何該公司可以在光學領域屹立不搖,獨領風騷百年,名聲不墜。
在中光電成立揚明光學的那年,也是他到中光電的第一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公司從光學部門調走了一個課長、兩個工程師,使得他那年需要一個人負責三個平台、九位客戶,從中學會如何管理時間,高效率的處理工作,準時完成機台開發與量產。還學到「以終為始」的觀念,因為許多品牌客戶要求產品準時於秀展出現,並準時量產,不接受任何延遲,違者罰款,因此必須想辦法使命必達。他認為在人生中,合理的是訓練,不合理的是磨練,這些過去的經歷也對他後來創業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工作上寫報告的能力,或是管理上人際關係的處理,都是很好的歷練。
任職大地光纖時,出差母公司美國DiCon Fiberoptics寫專利,及LED量測工作,在美國舊金山灣區3個月,非常感謝出國前借他安家費的老同學與好朋友吳金浦。
於揚明光學任經理時,帶領團隊度過公司組織異動頻繁低潮與挑戰,還臨時出任務,出差中國第一大電視拼牆(VideoWall)客戶「廣東威創」,幫客戶解決新產品不同拼牆間的色彩與亮度差異問題,良率由70%提高到100%,提高了客戶信心,也降低雙方的成本。
感恩貴人相助 成功創業
工作上幫助過他的人很多,但影響他最重要的人有兩位:「一位是劉永光先生,在揚明光學提拔我當部門主管,歷練主管應有的能耐;另一位是鄭竹明先生,在中強光電同梯的工程師,揚明光學的主管,後來找我加入「晉弘科技」創業團隊,展開神奇的創業之旅。」
晉弘科技於民國99年8月5日成立,從原本6個人的創業團隊,擴展到130人的規模,該醫療器材公司在國內率先開發手持式眼底攝影機、耳鏡、皮膚鏡、口腔鏡等數位五官鏡,及電子病歷軟體、眼科與傷口疾病輔助診斷軟體等產品,得到國內外發明獎、國家磐石獎、國家新創獎,貿協台灣精品獎金質獎等。是全世界以全彩數位式鏡組創新的產品服務供應商,成功打造自有品牌,產品銷售到全球60多個國家。名列大廠ODM(設計代工)最愛的廠商名單之一,為公司開創多元的發展空間。
創業緣起於他過去的同事與好友鄭竹明就讀交通大學在職博士班時,經國家衛生院陳聖夫博士介紹認識台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陳主任談起過往擔任實習醫師時,常要扛著大台機器至偏鄉為老人家檢查眼睛,不僅檢測流程耗時且繁瑣,且檢測後視力恢復緩慢又需有人在旁陪伴協助,非常不方便又無效率,他們始選定開發手持式免散瞳眼底攝影機當創業產品。晉弘科技於民國99年8月進駐「交大產學運籌中心」矽導竹科辦公區後,很快就著手設立了GMP工廠。除了開發自有產品,也有來自大廠的設計代工訂單,進而在民國100年6月進駐竹科。
因最初的創業團隊只有六個人,凡事得親力親為,初期他負責品質認證中心,各國法規認證,品質系統,醫院臨床,設計驗證等工作。取得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產品許可證(如台、美、日、歐、陸、韓、東南亞、俄國、烏克蘭,中東等),並建立符合國際標準ISO 13485與各國GMP醫療器材生產工廠,通過內外部客戶的稽核,同時完成許多產品在醫學中心的臨床試驗(眼底攝影機、糖尿病眼底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裂隙燈、眼科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眼壓計,皮膚鏡等)。並代表公司參加2014年巴西聖保羅HOSPITALAR醫療展、2018年德國杜塞道夫MEDICA醫療展、2018年倫敦寵物展,爭取來自全球各國代理商、醫生、同業等客戶。
現在負責影像感測事業總部,進行拋棄式內視鏡與微型攝影模組產品的開發。為解決傳統內視鏡消毒時間冗長且因消毒不完全而造成交叉感染的問題,並減少當前拋棄式內視鏡因價格偏高而仍被拿來重複使用的情形,晉弘科技投入拋棄式內視鏡的開發,以期提供民眾更好品質的就醫診察體驗及安全性。
該公司將內視鏡關鍵模組全自動化組裝生產,改變業界手工組裝生態,對於成本與品質做完整的控管與掌握。除拋棄式鼻咽鏡外,同時亦幫客戶設計代工開發眼科內視鏡,尿道膀胱鏡,支氣管鏡,關節鏡。希望能夠造福更多人。
祖居地「山灶」 走過烽煙戰火與廢村史跡
許志祿祖上世代在金寧鄉「山灶」務農。山灶在38年古寧頭戰役後住屋毀損,人口陸續外流,祖父母許坵與周紅藻,二伯父母與堂哥們是廢村前最後住在「山灶」的五六戶許姓人家之一。父親因工作遷往金城鎮,他在金城長大,逢年過節家人始返山灶祖居地過年與祭拜祖先。山灶目前應該有至少五戶回流了,包括二伯母吳昭與三位堂哥及家人們。
據《金門山灶許氏族譜》記載,元初,原住漳州丹詔(詔安)的許氏三兄弟,許四十八郎、四十九郎(許治遠)、五十郎(許忠輔)遷來金門,為紀念祖居地,取名為「丹詔」。後疑為諧音之故訛為「山灶」,所以清康熙時,許盛已說「丹詔俗作山灶」。後來四十九郎遷至安岐,五十郎移居後浦。明嘉靖22年(1543年),八世許肇建自丹詔渡海入贅同安縣城西北三里的桐嶼村,且繁衍成為望族,故桐嶼也稱許嶼或古嶼。
「山灶」本是一個小聚落,人口又不斷外移。民國47年823砲戰後,尚有十多戶人家的山灶村民部分移遷台灣,部分遷往安岐、金城。民國75年左右,最後一戶山灶居民遷出,山灶廢村。
他曾聽二伯母吳昭述說,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當天早上,正好有軍人來山灶家中買花生,不久槍聲大作,家人倉皇徒步走到金城投靠親戚避難,戰事平息後返家,發現所有家當與阿公買來準備在安岐蓋房子的建築材料都不見了,被軍隊拆除作為築碉堡之用。小時候那座碉堡還在,81年解除戰地政務,碉堡也拆除了。阿公一匹馬在戰時也被徵調當軍馬,兵荒馬亂,也無處討回了。
他幼年也聽過安岐保安殿保生大帝重建廟的故事,古寧頭戰爭結束後,因安岐一帶為主戰場,保生大帝也蒙塵出走,有村民很聰明,割菅芒,將保生大帝放在前簍,菅芒放在後簍,邊走邊說,「保生大帝做官回來囉」,後來重建廟以安民心。
逢年過節,他與家人會回到山灶祖居過節日,祭祀祖先。小時候常聽堂哥們與長輩講述一些山灶許氏家族歷史,和生動有趣金門民間傳說故事,例如許百萬當官、許獬與金城南門天后宮建廟、蔡福通父祖與幼年故事,及山灶的石獅風水故事。長輩講過一句類似金庸小說江湖暗語的許姓同宗暗語「呂盧高紀許,五姓共一口」,原以為是鄉野傳聞,成功嶺結識的音樂家好友呂景民來自台南,有次說這句話,並問他「金門有說這句話嗎?」他相信應有同宗前人隨鄭成功去台灣,也見證這句話的真實性。
許志祿三兄弟在金城出生長大,兄為大學教授,弟在公部門任職。小時候全家租房子在東門,後來父母在鳳翔新村自己蓋房子,因父親雜貨店工作繁忙,幼年主要與外祖父母及大舅媽蔡榮姿一家人同住在后浦西門里莒光路124巷5號的閩南雙落大厝中,聽長輩說外祖父洪朝興(新民)曾在廈門開「棧間」(類似客棧),其堂兄洪朝煥曾任華僑銀行廈門分行行長,原先都住在鼓浪嶼,每天搭渡船過海到廈門上班,後因國共內戰,外祖父回到金門。
小時候有一位住在南門里安和新村的姨丈公常來找他外祖父下象棋,他在旁邊看久了,就學會下棋,後來在海洋大學一年級時拿下三冠王、新生盃個人賽冠軍、系際盃(校內各系組隊)電子系冠軍、校際盃(國內電子電機系聯賽)海洋大學冠軍。
路漫修遠不忘初衷 感謝幫助過他的所有人
許志祿說,他很喜歡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勵志之語。
人生之旅,每個人一定有他發光發熱的天賦才能與適合的天地,會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事物。人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秉持初心、莫忘初衷」,然後只跟自己比,否則方向會偏離。成功、創新、進步、修行、謙虛,學無止境,天下事莫無不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安心的走下去,找到合適自己的領域,築夢踏實、明心見性、知行合一、證道成道,無愧此生。
一路行來,他該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終於明白陳之藩〈謝天〉一文裡,作者內心深處「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的想法與寫作動機,和深深濃郁的感情。非常感謝這一路行來,老婆、家人、親朋好友,和幫助過他的所有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