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人物》常四偉-留美航太博士將軍 創辦台灣首家商用衛星公司

本籍:金城鎮南門里出生(籍貫安徽省)
現居:新竹市
學歷:莒光國小、金城國中、空軍幼校、空軍官校航空系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管理碩士、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與資源管理碩士、美國馬里蘭大學航太博士
經歷:空軍IDF、F-16戰機作戰測試試飛官、空軍第7戰術戰鬥機中隊指揮官、空軍作戰測試與戰術研發中心主任、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少將指揮官、國防部作戰及計畫少將助理次長。中華科技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台翔航太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亞洲航空董事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B8%E5%9B%9B%E5%81%89-cite_note-3行政院飛安委員會委員。現任創宇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有2500小時戰鬥機飛行時數的空軍退役少將常四偉,是「台灣第一家商用衛星公司」創宇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他也是金門唯一戰鬥機飛官出身的博士將軍。
110年11月12日他獲母校金城國中傑出校友表揚發表感言說:「出生成長於金門,渡過823砲戰烽火連天的歲月,培養堅忍不拔個性,尤其在金城國中就學期間,深知身為金門子弟,要出人頭地得要付出更多努力,所以在成為戰鬥機飛行員後,仍毅然決然考取公費留學,讀航太博士學位。感謝母校的教導與啟發;我少小離開金門,也感謝金門家鄉至今仍把我當作自己人。」
幼年夢想當台灣首位太空人
常四偉於民國45年出生於金城鎮。安徽籍的父親常法偉是職業軍人,與金城鎮許氏大家族閨秀許雪卿結婚生子。常法偉約45歲陸軍中校退役,在台灣師範大學進修,取得國文專科老師資格,並考取教育行政特考及格,後任職台北市桃源國中教師十餘年。(常法偉104年以91歲去世。許雪卿94年以80歲去世。)
常四偉是金城鎮莒光國小第一屆畢業生,他幼年的夢想是「當台灣第一個太空人」。當時受美國於民國58年7月執行阿波羅11號登月計畫,尼爾·阿姆斯壯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影響,常四偉也嚮往當太空人,由於美國的太空人基本條件一是飛行員、二是博士,成為觸動他後來報考空軍幼校的動力。
金城國中畢業,軍人子弟常四偉繼同學陳滄江之後,如願考取空軍幼校。(常四偉與曾任兩屆金門縣議員的陳滄江是城中第5屆同學,他晚陳滄江一年入空軍幼校,兩人也是空軍官校前後期。)
空軍幼校畢業,常四偉直升空軍官校68年班航空系,是2020年1月2日UH-60M黑鷹直升機墜毀殉職的前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的官校同班同學。
就讀空軍幼校和官校時,常四偉還是位個性率直、毫不做作的學校樂團「輕音樂吉他手」。官校畢業分發台東737聯隊,主要飛訓F-5E戰機。當時他的同學不是轉赴民航飛行,就是加入援助北葉門的「大漠計畫」,唯獨他在將飛行之餘不忘學術研究,朝幼年另一個夢想目標「取得博士學位」邁進,也扭轉了他的軍職生涯。
集將官、企業家、政務官、航管學者於一身的專才
常四偉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及美國國防大學雙碩士、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並考取美國南加州大學及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飛機失事調查證照),所以擁有民航管理、機場設計、機隊管理、飛航失事調查、航空安全等專長。也具備戰略研究、戰略資源管理等軍事專才。
他先是考取公費赴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取得工程管理碩士學位,返台即參與IDF作戰飛行測試,並接任IDF戰機成軍第一個中隊--空軍清泉崗基地第7中隊長。在飛行事業一帆風順之際,民國86年他再度毅然考取公費留學美國,於4年時間內取得馬里蘭大學航太博士學位,返台即返回飛行單位,接任空軍測評戰研中心主任,主掌IDF、F-16武器系統整合作戰測試,因表現優異獲調任國防部聯三作戰次長室聯合防空處處長,掌管當時最迫切之全國聯合防空與飛彈防禦系統規劃,93年7月1日晉升少將,成為空軍史上最年輕將軍。期間獲國防部派往美國國防大學進修國家戰略與資源管理碩士,擴大與世界各國友邦戰略戰術交流。返國後回飛行單位,接任空軍飛訓部指揮官,後又調任聯三空軍作戰助理次長,發揮其戰略戰術專長。
由於是飛官又具留美航空管理碩博士背景、且英語能力強,常四偉是中美國防研討規畫之重要溝通者,每年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中,永遠是我方首位負責簡報者,勾勒出我國防作戰構想與武器需求。
空軍少將退役後(役期從民國68至99年),進入知名學府擔任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飛行管理、飛航安全、航空管理與機場設計,致力於台灣航太人才培育工作。101年應美國馬里蘭大學之邀請,赴美擔任該校交通運輸研究所客座教授,也同時受聘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全球巡迴講座,致力奉獻專業領域於國際航空界。
102年12月他從美國返國,出任台翔航太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03年3月又兼任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董事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B8%E5%9B%9B%E5%81%89-cite_note-3。
亞洲航空公司原本僅承接軍用螺旋漿機維修作業,常四偉任董事長雖僅2年時間,他善用航空背景,建立亞航的民航機維修能量,開始招攬承接外國民航客機維修生意,締造公司營收紀錄。尤其在政府敲定購買美國黑鷹直升機前,常四偉洞燭機先,果斷派遣公司技師赴美學習黑鷹直升機維修技術,成為國內唯一黑鷹直升機維修能量公司。
105年1月獲行政院長林全任命為行政院飛安委員會委員,擔任政務官發揮飛安管理與失事調查專業才能,任期至108年8月底。
並曾任國防工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中華科技大學教授、美國馬里蘭大學訪問學者,常博士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眾多篇研究著作,及主持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研究亦如其軍旅生涯和經營管理皆成就斐然。是國內少數集將官、企業家、政務官、教授學者於一身的專才。他為臺灣的航空工業、航空學術、飛安改革及國防戰略積極地奉獻心力,
金門唯一飛戰鬥機的博士將軍
金門至今出過5位空軍將官,分別是張家生(空軍官校55期領航系,85年1月1日晉升少將)、劉溪烈(空軍通校44期通信科,93年7月1日晉升少將,97年1月1日晉升中將)、常四偉(空軍官校60期航空系,93年7月1日晉升少將)、盧光復(空軍官校59期領航系,95年1月1日晉升少將)、陳篤敢(空軍官校航空機械系,103年7月1日晉升少將),其中只有常四偉是戰鬥機飛官,進而成為博士將軍。
93年常四偉任國防部作戰次長室聯合防空處少將處長時,國防部為了讓6108億的軍購特別預算案在立法院審議過關,當年9月發表軍購說帖,說明台灣民眾若每周每人少喝一杯珍珠奶茶就可以換軍購武器,這份說帖引起國內正反意見不一的熱烈討論,連國外媒體「路透」也覺得新鮮引用報導。而想出這個「珍奶換軍購」創意思考的就是常四偉,因而被媒體冠上「奶茶將軍」封號。
常四偉說明,當時曾徵詢過廣告學者意見,認為此種商業廣告常用的將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軍購」與「奶茶」併論,可以淺顯易懂的讓國人了解軍購在國家預算上的比例,重點仍在凸顯台灣軍購的必要性。因為兩岸軍力已呈「不對稱」狀態,向美方採購,純粹是提供台灣最低的防衛需求,不是和對岸進行競賽;尤其共軍軍力持續擴張,彈道飛彈在95年將達八百多枚,以國軍當時飛彈防禦能力而言實在難以因應,實有增購防禦軍備必要。
所以他當時應媒體詢問時說明︰「珍珠奶茶這件說帖,跟各位新聞記者的說法是一樣,給我30分鐘,我給你全世界,大概是一樣的道理,它的計算方式是這樣子,珍珠奶茶一杯大概30幾塊,有時候如果你每周喝一杯,你一年乘上52周,台灣總共有兩千三百萬人口,合起來大概300多億,15年大概5000多億,大概等於軍購的價錢。」可惜媒體不明究裡,民眾也被誤導了討論軍購必要性的方向,模糊了焦點。
創立台灣第一家商用衛星公司 獲金峰獎殊榮
106年3月8日,常四偉於新竹科學園區創立台灣第一家商用衛星公司--創宇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原設定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以研發打造亞太地區高效經濟、全天候/日夜運作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小型衛星影像為營運主軸,但因國內創投尚未成孰,致使募資未達目標,因而暫時延後自行研發並發射SAR衛星,進而調整營運策略,置重點於運用衛星圖資的建立及處理能量。
經過一番營運逆境,創宇航太科技力拚轉型有成,109年9月執行長常四偉與創宇航太分別榮獲中華民國傑出企業管理人協會「金峰獎」年度傑出創業楷模及傑出創新研發兩項殊榮。
常四偉說,近年全世界衛星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全天候/日夜運作的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SAR)漸成為發展主流,有多家新創衛星公司積極籌畫SAR衛星計畫,預估未來3年將近要發射約80枚SAR衛星,一旦實現之後,將可以每小時再訪同一地點,衛星高再訪率和精確度將完全改變商業模式,甚至人類的生活習性,這項契機利於創宇航太的未來營運,對國家戰略布局也很重要。
創宇航太與台灣福衛2號、5號衛星及歐美多家SAR和光學衛星影像公司合作,取得衛星圖資,以高速運算建立SAR成像,再以人工智慧運用於數值地圖分析,應用國內外至農業、交通、環保、海洋監控……等,目前除台灣境內,與該公司合作的包括印尼、馬來西亞等南向國家。包括於108年取得幫印尼國營企業衛星監控5,800平方公里油棕櫚樹農場,以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影像長期監控油棕櫚生長狀況、成熟度及蟲害範圍、分析土壤的濕度、乾旱、火災預警通報及非法盜採,有效地管理整個農產業,不僅減少了成本產生,更可以提升農作物產量。
該公司也設定發展國際商業航太衛星產業目標,只要能成功募集到足額資金,不會放棄發射自己研發的商用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