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董文物贈家鄉崇文齋吳伯達吳俊德父子拋磚引玉不求回報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2,290
字型大小:

計有青銅器、景泰藍瓷器等四百餘件係畢生蒐集之精華將交由文化局存於文化園區

︻鄉訊小組台灣報導︼出生於金城鎮小西門的崇文齋中國文物研究工作室負責人吳伯達先生與其長子吳俊德,決定將一生所蒐集的精華│四百餘件古董文物捐贈給家鄉金門,期以拋磚引玉,讓更多同好也能將心愛的古文物收藏提供出,讓更多人能觀賞、分享。他強調,「不求任何回報,但求有機會再服務家鄉。」吳先生的這批古董文物即將存放在於金門縣政府文化局的文化園區,其中如青銅器獅子、周朝金銅器王子鼎、法朗彩瓷器、流金彩瓷器、景泰藍瓷器,及不少大型佛像等都相當珍貴,值得一看,等將來安置好後,大家都有眼福啦!

為何捨得把心愛的收藏品捐獻出來?吳伯達說,他收藏這些古董文物並沒有想要做生意,同時這麼多件文物要保養維護也相當費力,他也少有這個時間,更重要的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些古董文物他願意提供出來讓更多的人來觀賞、了解,何況這些有歷史意義的古文化本來就是全民的資產,他本著還資產於全民的念頭,讓更多人有機會快樂的來觀賞會更有意義,同時如果觀賞的人群中專業人士,能協助鑑定與照顧,不是更好嗎?他強調,這些古文物本來就是大家的東西,如今別人提供資源與場所來幫你的忙,幫你妥善照顧,並供大家免費觀賞,比自己收藏在家中,無法妥當保管要好得多。把多年收藏捐出,吳伯達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對這批古董文物能妥善保管,其他別無所求。他強調,不求任何回報,但求有機會再服務家鄉。

篤信佛教,已學佛五年的吳伯達,修的是「一貫先天大道」,他說,有施才有得,要布施,要利他,人不只要關心小孩才是關心,眾生更需要關心,很多眾生不了解的道理,我們要想辦法幫他解說,「天不能言,地不能語」,要讓人代天來宣化。

民國三十四年生的吳伯達,是金中復校後的第一屆學生,他的同班同學包括前金門縣長陳水在、前縣議會議長王水彰、前文化園區館長楊肅池:::。吳伯達回憶,小時候家裡相當貧苦,他上學唸書非但鄉里反對,連母親都反對,後來他就跟母親說,如果再反對,他若考上就不告訴家人,並要偷偷跑掉。後來母親也就不再反對,讓他在極貧困中還能就學。後來他當兵當了八年才去考教官,而教官也是相當難考,很多人考了三、四次都考不上,之後考研究班更是難考,吳伯達有個同學就考了十一次仍舊考不上。

吳伯達先生小時家貧,十八歲時高中尚未畢業即前往台灣唸軍校,軍校畢業後曾返回金門家鄉當兵,並於民國六十二年考取軍訓教官,共當了二十一年的教官,過程中酸甜苦辣備嚐,但也受到上天的眷顧,讓他有機會再去唸書,在唸研究班畢業後,轉到台灣省教育廳服務三年,先後擔任軍事督學及參謀。之後有幸到台北縣政府擔任督導,他說,擔任過督學再來當督導,他是史上第一人。吳伯達認為台北縣的督導最是難做,因全台第一大縣的台北縣地廣人多又複雜,時間是民國八十年,民進黨籍的尤清擔任台北縣長,當時的校園又興起「把教官趕出校園」的活動。一年多後,吳伯達前往中原大學擔任主任教官,至八十三年以上校官階退伍。

退伍後,吳伯達有緣做社會服務擔任義工。他說,當時在學校時,社會同時也瀰漫著「把黨部趕出校園」的壓力,為此,他曾自告奮勇向校長請命,願意免費提供家中的一部份做為黨部辦公室,因當時校園中不能設立黨部,後來此一建議雖然未被採用,但總教官在知道他有此心意後,就叫他到黃復興黨部當義工,他就去當義工。他回憶當時當義工也是相當艱苦,有老榮民死了一個禮拜無人知,知道後,老榮民流腸流汁都要去幫他清理。吳伯達說,也因為當此義工,老天爺慈悲,讓他有機緣去接觸佛,並學佛、修佛,如此一學佛就是六年,一直到如今。

為何會想到要收藏古董?吳伯達表示,他退伍後一方面做社會服務當義工,另一方面較有餘暇,並有因緣去接觸、研究古董文物,自己因為很喜歡,感覺古董文物很可愛,便開始蒐集。最初在收集時,吳伯達說,因為不懂,不敢花大錢去買古董。吳伯達最早由佛教文物著手收藏,他認為佛教文化是新是舊較易分辨出來,因此到目前為止,他的收藏中,仍以佛教文物為大宗。之後有同好建議說,收藏瓷器也不錯,因為瓷器在收藏上,沒有國界的限制,中國人喜歡,美國人喜歡,歐洲人也喜歡,日本人更喜歡,因而開始收藏瓷器。吳伯達說,收藏瓷器要從造型,如花或人物、釉彩,演化過程來辨別其年代、出處。青銅文物吳伯達也收藏不少,他說青銅也是要由其造型、工具來分辨其年代出處,早期的工具不完整,手工打造出來的青銅外面較粗糙。

因有人建議可以做古董交易的生意,吳伯達說,最初是想要做古董生意,但到民國八十九年有緣接觸佛法並修行後,體悟到做生意賺錢沒什意思,同時這些古董文物都這麼珍貴,賣一件就少一件,且這些古代文物屬全民資產,如不幸賣到國外,就變成外國所有,一想到此,也就捨不得賣。在不想以此做生意後,就想到要將這些所收藏的古董文物放置在一個有意義的地方,因此就想到放到故鄉金門。因為他認為,這些文物放在台灣沒什麼重大意義,這有如在白天點蠟燭,看不出它的光亮,如是在黑暗中點燃,就可照亮十萬、千里,因而想到要將這批文物捐給家鄉金門。

為了此事,吳伯達自二年前開始與金門縣政府接觸,並釋放出有意捐獻的意願,一直到去年底李炷烽縣長當選連任,時機成熟,李縣長親自來台觀賞這批文物。李縣長返金後上週在一項會議中指示縣府相關單位一級主管「盡速辦理」,文化局立即指派郭朝暉、許勇為兩位官員來台進行文物清單造冊。至於放置的場所,縣方也曾提供幾個處所供做參考,經過吳伯達與長子交換過意見後,認為有些場所並不適合,例如陶瓷廠二樓、營區::。吳伯達認為,陶瓷廠二樓少有人去看,難以顯示出這些古董的意義,而營區在恆溫、恆濕部份就有問題,且缺乏專人照顧,在維護經費上也有問題,他與長子都認為這些處所並非很好的選項。他說,剛好有文化局官員前來,而文化局正是古董文物的主管機關、專責單位,有專業人員,且有固定的儲存及展覽場所,他的這批文物交由文化局來保管是最理想的,正所謂適得其所,也正如佛家所說的「隨緣」│要落腳何處,有它的緣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