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李國贊催生雙鯉公共事務會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072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咱李家的子孫,要記得時常回到祖厝找俺祖、看俺祖,保平安—」。

十一月十七日,丁亥年十月初八日,比金門古寧頭祖家提早兩天慶祝五山聖祖誕辰,在三重市的「祖厝」祭祖後,六百多位李氏裔孫湧進了自強路二段六合公園內進行聯誼餐會,看到這麼多飄散各地的李家子孫齊聚,做為主辦活動的大家長,李國贊充滿激越之情,透過台上的擴音器開場,傳送草根味十足的鄉音。李國贊所說的「祖厝」位於三重市自強路二段27號、29號四樓,是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暨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共同購置、打通的寬敞會館,也是供奉李氏五山祖楚珪公及歷代祖先君選公、君懷公、庸公的所在。

身兼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暨雙鯉公共事務會理事長的李國贊,如同李氏開閩始祖楚珪公及古寧開基祖應祥公,都寫了段漂流身世。李國贊的生命史,又多出了烽火無情的沈痛。一九四二年七月生於金寧鄉古寧村北山的李國贊,李家九個子女,在男孩中排行老二。古寧頭戰役毀村後,一九五四年九三砲戰期間,九月二十九日,一顆國軍流彈,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父李良岩、母吳桂香及三歲的弟弟李國發,在北山127號的巷口前當場被擊中而亡,「流彈、流淚、流浪」,家破、父母雙亡,李國贊在島上展開流離遷徙,他當年才十三歲,與十三歲時為避靖難之變自同安浦園流徙來浯洲的古寧始祖應祥公是一樣的年紀。為了討活,少年李國贊到新頭學剃頭、也在塔后的軍方碾米廠謀得一份差事。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四日,二十三歲的李國贊踏離傷心島,流浪到台灣。來台初期,擺地灘、做過不少粗活;一九六八年娶桃園觀音人黃秀嬌為妻,育有三男一女;一九七九年起改行投入珠寶業,時常往來於港、台,並在中和市開設千賞珠寶店。失去了一個家,又在台灣辛苦築了一個巢,如今,三個兒子安麟、安俊、安純,一個女兒碧珍都受完大專教育,目前居廈門編寫劇本的安俊,也曾是熱門電視劇《台灣奇案》的編劇者,在父親李國贊看來,他的戰火之島、他的流亡家族、他的流轉人生,才更像個「奇案」,卻是無法預先編寫的命運之奇腳本。

稱自己從小沒讀過書,不識幾個大字,飽嘗失鄉之苦的李國贊,內心世界卻裝滿了宗心、鄉情,他結合宗族力量要為流落各地的古寧頭人打造一個共同的「家」;二○○二年起擔任第三屆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理事長,在這個基礎上,二○○五年十月三十日又向內政部登記成立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擔任創會理事長,讓旅外李氏族群在供奉祖先的祖厝內,不僅能連絡宗誼,也能有個家鄉公共事務的參與管道。今年擴大辦理的五山聖祖誕辰在台建爐三十周年慶典日,一份全彩印刷、八十頁篇幅、內容豐富的《金門雙鯉會訊》創刊號也正式出爐;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不僅已有祖厝、會館,今後還有會刊,對領航者李國贊而言,古寧心、雙鯉情,一個宗心鄉情無悔的堅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