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訊焦點》金門日報鄉訊開版六周年系列報導四之三﹕金門學篇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981
字型大小:

●專題報導/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

金門學,鄉訊最早視為現象聚焦

當《金門學》成為一門可供獨立研究、召開學術研討會的學科之際。你可能不知道,最早將《金門學》三字當作一個概念傳播的,正是《金門日報·鄉訊版》!

<淡江建研所掀起『金門學』研究熱潮──近三年來連續有六本研究金門相關事務碩士論文出爐>。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八日星期六的《鄉訊》頭題,出現了《金門學》三個大字;在此之前,無論學術領域、文史圈內,不曾有過《金門學》。

在《金門學》研究熱潮的報導中,追蹤金門解嚴前後,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在米復國教授的指導下,產生了六本金門相關研究論文:林明毅《金門傳統建築之研究》、湯文昊《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變遷》、吳培暉《金門聚落的變遷與空間意義的再界定》、林美桂《開發許可制應用於金門地區土地開發管制之研究》、徐志仁《金門洋樓空間上的研究》、林文炳《金門民居建築空間意義的再界定》。

淡江建研所以外,《鄉訊》也蒐尋到各大學的研究所裡,也不乏研究生投射金門區域的研究論文,例如,台大城鄉所江柏煒《金門瓊林和澎湖興仁社會歷史比較研究》、中興大學園藝所顏坤宏《金門民居對開放觀光的態度看法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劃所金以蕾《金門開放觀光的社會變遷研究》、台大社會所黃世明《一九八○年代金門與南投社會力的浮現》、師大三研所蔡承旺《金門開放觀光對台灣的社會效益研究》等。

無論地景空間、都市計畫、聚落保存,或者開放觀光、自然與文化維護等內涵,都成解嚴後,金門被聚焦研究的區塊;此一學術熱,在戒嚴、軍管、封閉時期的金門社會,是不可能出現的。

透過金門相關論文的追索、整理,質量的分析、比較,觀察結果後,《鄉訊》大膽提出《金門學》這一概念,也以淡江大學的研究指標,指出學界正掀起《金門學》研究熱潮。

即使《鄉訊》聚焦報導、掀起《金門學》熱潮的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所誕生的六本金門相關研究論文裡,也未出現《金門學》概念詮釋。是《鄉訊》強將此視作《金門學》研究現象。等於說,《鄉訊》是最早利用媒體帶動、傳播、解構《金門學》者,《鄉訊》也是最早預知《金門學》將隱然成形的傳播者。

龔鵬程,海南學經驗架構金門學

從一九九四年鼓吹《金門學》概念到一九九六年第一輯十種《金門學》叢刊出版;《鄉訊》是傳播者、也是參與、見證者。第一輯《金門學》叢刊內的《金門族群發展》一書,更得力於連續一百二十八周刊登《鄉訊·尋找金門鄉情座標系列報導》內容,始能集結成書。因此,時《金門日報》社長楊成業以<尋根與培土>作書序時,強調「它是探索金門族群與閩台南洋關係的重要源頭,也是金門人力量延伸至福建內陸、澎湖及南洋地帶的明證,為金門與中原文化、新台灣主義及至華人社會牢不可破的關係作了一個有力的詮釋。」

可以說,從第一階段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一個星期六到一九九六年六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總共三年、出刊一百五十八周的《鄉訊》報導方向,金門的人、事、時、地、物,特別是維持一百二十八周的專題《尋找金門鄉情座標系列報導》,所聚焦、輻射出的內涵與精神,即已在醞釀、架構、統合《金門學》。

不過,《鄉訊》在傳播《金門學》之前的一九九○年,《金門學》已悄悄地隱藏在海峽兩岸的文化潮汐裡。

長期關注金門文史區塊的學者龔鵬程,一九九六年以<金門·天地間的清音>一文為《金門學》叢刊作總序,披露了一段《金門學》形成的背景故事,「一九九○年我赴海南島開會,討論中國現代化的問題,後來海南島的朋友們綜合我的一些建議,提出了一個《海南學》的觀念架構,積極推動。迄今已編輯了若干史料,出版了幾種專著,辦過幾次研討會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我向楊樹清先生介紹了《海南學》的發展。他大感興趣,覺得他的家鄉似乎更有發展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條件,開始鼓吹成立《金門學》」;同時,龔鵬程文中提早洞見到《金門學》的發展,具有深遠厚實的客觀學術意義,未來必能在學術領域上表現它不可忽視的潛力」。

因為龔鵬程的觸媒,將《海南學》的架構移植到《金門學》,又經由一九九二年三月金門縣政府召開「金門縣政建設研討會」,將研究、出版《金門學》的提案納入議題討論,獲得陳龍安、李錫奇等與會人士一致支持,當時金門縣長陳水在當即裁示通過、將《金門學》列為重要文化建設推動。

一九九○年,《海南學》經驗移植;一九九二年《金門學》犁田播種;一九九六年《金門學》萌芽誕生;二○○六年,「金門學研究會」組織成立;二○○八年,「金門學學術研討會」台灣發聲。

《金門學》,看似一個簡單概念,但在化為出版行動到形成學說的前後,足足跨越十八年。之間投入了太多人的心力。

入學術,推動十餘年終成一學科

回溯過往,《金門學》推動的過程,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未知的挑戰。

儘管,《金門學》的出版提案在一九九二年初即已被列入「金門縣政建設研討會」的發展議題,但遲至一九九五年,金門縣政府仍未見具體規劃行動;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的《鄉訊》,破例以非金門籍、正接受星雲委託籌建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的龔鵬程為《星期人物》,再一次強調「金門大學」設置與《金門學》研究的重要性,專訪文中寫道,「他認為『金門擁有與台灣不盡相同的閩南文化,又是僑鄉,這種文化上的特點,一直沒有適當的展現』、『如何讓台灣對金門建立文化上的尊重、關懷、吸引與了解,可能是金門轉換其自身地位時,應予思考的方向』。在《金門學》的研究認知上,龔鵬程提及『區域史原本是國史的基礎,可是現今區域史研究事實上又已超越了國家歷史的範疇,通過金門,我們更可以看見南太平洋複雜的政經文化族群關係』。」

龔鵬程為《金門學》再次催生的聲音,藉由《鄉訊》的披露,金門聽到了!

透過《鄉訊》的連繫,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四月二十九日,短短十天內,龔鵬程在當時的縣長陳水在邀請下,兩度走訪金門,一催生《金門學》的出版、一帶動「金門大學」的設立。

一九九五年,龔鵬程金門行,對金門的學術文化產生有形、無形的影響;《金門學》叢刊得以在第二年推出第一輯十種,此後再推出二、三輯,總計出版三輯三十種,並寫下同一系列書兩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肯定的少見紀錄;「金門大學」構想雖未在代表星雲與佛光山的龔鵬程手裡實現,但也間接刺激到銘傳大學金門校區及後來金門技術學院的加速創校腳步;另外,龔鵬程也在金門教育局長盧志輝陪同下深入古區村的南宋燕南書院遺址踏查,倡議重建燕南書院,這個毫無遺跡可尋、又位處雷達軍事重地,幾不可能達成重建的任務,連同消失的太文巖寺,十多年後,在金門縣長李炷烽的歷史使命與文化意志力貫徹下,目前已編列預算、也完成整地工程,就要實現重建大夢,而計劃落實之前,尤足可貴者,二○○六年,「燕南書院暨太文巖寺遺址」獲文建會列為首例法定文化景觀。

以龔鵬程為首催生、《鄉訊》傳動、金門縣政府促成的《金門學》從叢刊出版、研究會成立、研討會舉辦,走過了一段漫長、艱辛的路途,二○○八年六月十四日起一連兩天,「2008金門學學術研討會:烽火僑鄉·敘事記憶·──戰地·島嶼·移民文化」以跨學科視野,首次跨出金門、進入學術殿堂,在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化材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進行六場、十六篇論文發表、評論;研討會台上,金門縣長李炷烽的公子李皓在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金門戰地政務下的民防自衛體系》的指導教授彭明輝(吳鳴)、發表<生活在他方:金門籍作家的戰地記憶與雙鄉書寫>的興大中文系博士生楊孟珠等人,都在作評論人或發表人的一開始,提起十餘年前因著《金門學》叢刊的出版,對他們認識金門、也對《金門學》獨立學科的成型,發生深遠的影響,楊孟珠甚至直言,她未到過金門,是在讀到《金門學》叢刊後,才興起探索、研究金門作家。

「一『學』之始,苦在胚胎的成型與催生;一『學』之興,難在參與和共鳴」,曾任《金門日報》社長、金門文化中心主任的張春傳,在書寫<金門學出版後記>時,道出了他的心聲。而《金門學》一路走來,《鄉訊》是傳動者,也是見證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