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芭芭拉‧郝德八二三戰地女記者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963
字型大小:

本報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芭芭拉‧郝德,妳在哪裡?

芭芭拉‧郝德,為烽火金門拍攝的千餘張珍貴照片流落何方?

一九九五、一九九六,《金門日報‧鄉訊》兩度走訪聚焦報導美國戰地女記者芭芭拉‧郝德的故事; 訪談中,她提出願意奉獻出千餘張烽火金門影像供金門縣政府永久典藏,唯一的條件是,她希望能成為「金門榮譽縣民」。兩篇圖文報導引發廣泛回響,當時的金門縣長陳水在也作出「希望能為芭芭拉‧郝德闢一影像特藏室」的回應;可惜,遲未有專人進一步作具體洽商下,也因著她離開台灣,回到美國,音訊全無。

《鄉訊》在台北初訪芭芭拉‧郝德時,她已六十八歲,隔了十二載後,已年逾八旬了。

八二三──這個不但是金門人,也是芭芭拉‧郝德最在意的日子,砲戰爆發迄今五十年了。為了再一次喚起島民對一位熱愛還原金門的外國人並保存其金門影像的記憶,《鄉訊》還原過去的報導,重作披露。

一九二八年出生於美國加州的芭芭拉‧郝德,英文名字為 Barbarm Hoard。她在十九歲時已擁有飛行員執照,但她真正的興趣是當一位記者、一名自由撰稿人。她來到了台灣,身兼美國《Lie Los Aageles Exawiner》的駐華記者。一九五八年八月,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爆發,時亦為台北中廣、正聲電台主持人的郝德立即動身前來金門戰區採訪,在美軍顧問團的協助下,郝德的足跡遍及金門島每個角落,從海岸線、戰備坑道、砲陣地……無所不在,隨後又至馬祖採訪,她以自由通訊員的身分為美國的報紙媒體及主要通訊包括美聯社、合眾國際社等發佈金門的戰況消息,郝德成了八二三砲戰期間,唯一能進入金門戰區的外籍女記者,在當時相機尚不普及且被嚴格管制下,郝德也以其「特殊身分」,包括與蔣經國之子蔣孝武素有交情,得以為金門留下了諸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自一九五八到一九六八年的十年間,郝德年年進出金門,在金門一次停留最長的時間為三個月,一度還把其公子帶來金門。她所拍攝的金門照片也多達千餘張,其中記錄羅寶田神父在金門的活動照就有數百張之譜,其中亦出現羅神父在鄉間發放米食賑災,在教堂中為軍民主持受洗等珍貴鏡頭、胡璉司令官巡視戰備的情形也在她快門之下,另有幾張郝德穿泳裝在金門海濱游泳的「輕鬆」畫面。郝德的廣角鏡,為一九五○至六○年代的金門軍事、風土再作了近距離的描述:此外,一九六○年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華時,郝德也是合眾國際社(UPI)負責採訪的主要記者之一。

郝德是一九九四年三月十日,她隨光啟社人員來金門採訪羅寶田神父的告別式,在送別故人的哀戚之情外,她也抱著厚厚的幾大本相簿走訪鄉間,藉著泛黃老照片,四處尋訪、比對,試圖找回她在金門的人、事、物記憶,但她再也找不回的,除了「金門的洋菩薩」羅寶田神父、另就是她在古寧頭的老媽媽。郝德是八二三砲戰時在古寧頭認了一個老媽媽,迄今仍保存兩人多幀合影照片,郝德總指著照片中的金門婦人直呼「媽媽,她是我媽媽」,可見她與金門人情份之深,而視她如女兒的羅寶田神父則一直是她情感的一個重要源頭,無論在台灣、在美國,她都說她是「金門人」,又預立遺囑,決意身後永留金門島。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廿八日,郝德賣掉了美國房子、家當,決定來台灣定居,並撰寫回憶錄,但因在台無固定工作,收入也不正常,無法在台長期居留,每隔數月,就要跑一趟香港辦理簽證,體力不勝負荷,郝德不禁要向他摯愛的金門人發出「求救」信號,她半開玩笑說:「如果有金門人願意娶我,我會同意的,對方的條件是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年輕。」又說,她願意把千餘張保存完整的金門老照片提供出來,作為金門的歷史資產;但前提是,她必須是「金門榮譽縣民」。

郝德在一九五八至一九六八在金門的歷史,金門友人希冀透過資料館、專書出版及影像紀錄各種方式,把一個外籍女記者的金門歷史印象充分保留下來。芭芭拉,郝德也以「我的心一直留在這裡」表達了她對台灣,對金門的永恆之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