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訊留言板》共同記憶的重現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920

就曾經交集過的時間點,《金門日報》與《金門報導》這兩份金門媒體屬性,一官一民、一溫一悍;一日報、一月報,很難類比。《金門日報》已穩穩地出刊了四十三個年頭,《金門報導》卻短命地只在世間存活了三年九個月。它們唯有交集的時間是一九九○年九月至一九九四年六月。

有趣的是,兩份媒體都成了被獨立當學術專題研究的對象,研究者還是一對媒體人身世、育有雙胞胎的夫妻呢!而且都是在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產生的碩士學位論文,曾任金門日報社記者、現任職金門技術學院的葉麗珠於二○○五年六月完成碩士論文《新聞媒體對金門社會思潮之影響──以『金門日報』為例》;曾任新生報國會記者召集人、現任聯合報駐金記者李木隆於二○○七年元月完成碩士論文《解嚴前『金門報導』對金門發展之分析》。

九一記者節剛過;今天,九月六日,《鄉訊》出刊日巧遇十八年前《金門報導》創刊日,又撞上以《金門日報‧鄉訊星期人物》為基礎發展出的「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會務顧問聯席會議時,才有了「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及金門報導回顧展」的構思。做為過去與一群義工創辦《金門報導》並任社長、之後又歷四年《金門日報‧鄉訊》主編的我,在處理這一次回顧《金門報導》的專題時,還真有點尷尬,那麼,遇上的日子,就當作是一段共同記憶的重溫、重現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