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事吾聞》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沿革故事
身為金門唯一的地區型醫院,目前正確的名稱為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會稱呼他為署立醫院,那是因為從民國94年到102年之間,他的名字為「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簡稱署立醫院。在民國102年奉核改為「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
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可以一路走到現今的地區醫院的過程很不簡單,有著許多金門前輩們、醫護前輩們的努力,才有辦法有今日的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
金門醫院的前身要從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開始說起。那時候因為縣治因素成立「金門縣衛生院」於金城鎮模範街,民國38年因停止縣治而撤銷,一度由民間慈善團體改辦為平民診所,未幾復納入行政公署,改稱為「金門衛生事務所」。
民國39年又改為「金門公醫事務所」。
民國42年隨縣治恢復,設福建省「金門縣衛生院」於金城,民國45年遷至金湖鎮新市里.。
民國81年戰地政務解除,同年12月7日奉准成立「金門縣立醫院」。
民國94年10月1日金門縣立醫院改制為「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
民國102年7月23日奉核改為「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
金門醫院雖然為地區型醫院,但自94年起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與健保局、金門縣政府及金門醫院共同合作執行「金門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加強下列各項醫療服務:
1.每月提供大金門地區急診124診次(每診次以八小時原則)。
2.支援專科醫師駐診:每月提供6名專科醫師駐院服務(科別以當地需要為主)。
3.專科醫師門診:依據本縣醫療需求排定專科醫師支援門診醫療,如小兒神經科、小兒心臟科、神經內科、心臟內科、泌尿外科、胸腔內科、家醫科、腎臟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及復健科等專科醫師門診,每年支援約1,800診次左右。
4.提供完整轉診體系:建立三級轉診制度,由基層醫師視病患病情需要,將病患轉介至地區醫院治療或是聯繫執行中心安排後,送住院服務。承作醫院在病人穩定後,再開具轉診單,將病人轉介回地區醫院,繼續治療或是基層診所後續追蹤。
5.需赴縣外就醫病患住院服務之安排:以承作醫院為主要住院單位,設立單一窗口作業,負責協助住院病患迅速就醫相關事宜,並增加其他後送作業服務,如派遣醫護人員隨同後送工作、救護車於機場待命等候接送。
6.其他醫療服務事項:遠距會診、影像醫學診斷等醫療事務支援。
而IDS的計畫與金門縣政府各項醫療補助相互加乘效果下,也加強了本縣的健康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