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新加坡西天園佛舖 百年護四代傳承華族宗教文化工藝

發布日期:
作者: 邱翌瑄。
點閱率:8,437
陳水蓮,西天園佛舖第二代,現年約90歲。(西天園佛舖提供) 陳水蓮,西天園佛舖第二代,現年約90歲。(西天園佛舖提供)
黃天送,西天園佛舖第二代,西元1923~2012。(西天園佛舖提供) 黃天送,西天園佛舖第二代,西元1923~2012。(西天園佛舖提供)

  黃耀華(現年約70歲)
  祖籍:金門后浦頭
  祖業:新加坡西天園佛舖,目前為新加坡唯一手工訂製佛舖店,是新加坡唯一百年佛舖店。
  祖業:1896
  祖父:黃壬水,西天園佛舖創辦人
  父親:黃天送,西天園佛舖第二代,西元1923~2012
  母親:陳水蓮,西天園佛舖第二代闆娘,現年約90歲
  第四代接班人:黃智勇
  第四代接班人:黃智聰

座落新加坡牛車水尼路(Neil Road)的西天園佛舖,在新加坡已經有126年的歷史了,創立於西元1896年,當年創辦人黃壬水老先生從金門到新加坡,創立了西天園佛舖。
黃耀華分享,當年西天園佛舖一開始是在客納街(Club Street)(現為新加坡有名的酒吧街),而隨著新加坡的地方發展,土地寸土寸金後,西元1990年,西天園佛舖才搬移現在這個地方。
而西天園佛舖還有一個台柱就是他高齡90歲的母親-陳水蓮女士。
陳水蓮18歲嫁給了黃耀華的父親黃天送。陳水蓮嫁入黃家後每天都會協助先生佛舖的大小事,也常在先生旁邊看先生製作佛像,就這樣看著看著,學了佛像製作,一開始只是做一些簡單的傳統裝飾,隨著熟能生巧及潛移默化,就這樣成為師傅。
而陳水蓮生養七個孩子,七個小孩都在西天園佛舖,就連第四代接班人黃智勇與黃智聰也是在西天園佛舖內長大。
陳水蓮分享當年孩子還小,她就這樣讓孩子睡在腿上,然後她一邊做工(不是在製作手工佛像,就是車衣服貼補家用)一邊哄小孩,好幾次她先生跟客人在談生意,忽然孩子哭了,客人一轉頭看見小孩從陳水蓮大腿上爬了出來,驚呼說:「我剛剛都沒有發現,你這樣也可以做工。」從中可見陳水蓮身為金門媳婦與母親的韌性與偉大,因為那時候的陳水蓮也才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年輕媽媽,除了先生齊心協力經營佛舖店外,還需要照料幼兒,協助家務,當陳水蓮分享這一段故事時,只要有人跟她說:「阿嬤(阿婆),你這樣好辛苦。」她總是笑著說:「那有辛苦!那時候大家都這樣。」
陳水蓮有一組佛像工具,從她18歲嫁入黃家用到現在,類似小鏟子形狀的工具,那鐵片已經將近70年來的使用,在大拇指放置處,出現了凹洞,就如同一位曾參與西天園佛舖導覽活動的詩人分享的:
  「陳水蓮阿嬤工具上的洞,是她的柔情隨著時光化為力量,一點一點蝕出屬於她與西天園佛舖的畫,也刻劃出新加坡華社女性的溫、潤、韌,就像佛像要送交客戶的興、旺、發。」
「興、旺、發。」是西天園佛舖將雕刻好後的佛像,要送交給訂製神像的客戶時,會把神像放置好,再用紅紙,將佛像的頭蓋住,然後再拿起神像往外走的時候,要說「興、旺、發。」是一種咒語,一種祝福,一種感恩。
黃耀華說:「做神像不可以隨便做,做神像要看通書(備註1),神像製作動刀的時候要看通書,送給客戶的時候也要看通書,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會看通書,所以有時候也會有年輕人來我們店內,請教我們要怎樣看通書。」
(備註1:通書不等於農民曆,是指民間普遍翻查的日用參考曆書。通書是較繁備齊全的曆忌之書,除了干支時日下的注記,二十四節氣,朔、望、上弦、下弦與日出日沒時刻,並七十二候等天文資料外,還有年神方位、月神方位、每日的吉凶神煞及其用事宜忌,另備五姓修宅、嫁娶周堂、太歲以下出遊日,逐日人神所在,九星七色、四時大吉、二十八宿值日、各種出門、動土、婚喪嫁娶舉事之吉凶宜忌等資料,以供日常行事選擇合適時間。)
黃耀華認為製作神像除了講求傳統與依照古禮外,再來就是製作神像時很重要的「韻味」,其中就是眼睛的部分,而最難的也就是眼睛,眼睛要畫得好,神像的感覺才會出來,眼睛的顏色要配得好,且有分文武神像,文的部分就不能畫的太黑及剛硬,反之武的部分就必須夠黑、夠堅毅感,但是文武神像中各有各的風格及代表性,這就考驗匠師師傅的功力。
當一個故事變成信仰,就是一尊神祇的誕生,黃耀華跟我們分享新馬的神像:「齊天大聖孫悟空-商人喜歡祭拜大聖爺,因為他們希望自己有像大聖爺一樣的靈活頭腦,台灣跟金門比較少見;媽祖是海上的守護神,以前人們出海或抵達一個地方,就會到媽祖廟乞求平安或感謝媽祖,有媽祖的地方就可以知道那裡的華人們應該都是航海移民;觀音是佛教徒最重要的菩薩,她擁有慈悲心,因為觀音能夠幫大家消災解難;哪吒也稱為三太子,在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有出現過,擁有超強的法力;關公講義氣,因此黑白兩道都會拜關公,商人也喜歡拜關公,因為據說關公也喜歡算數;也是受新馬人歡迎的神像,現在建築工地都會安置,以乞求平安。
每天早上,車水馬龍的大路旁,可以看見黃耀華牽著母親陳水蓮,順著人行道走到西天園佛舖,西天園佛舖的大門還是老式的摺疊推門,門口用一把鎖鎖住,黃耀華打開鎖後,陳水蓮走進去,坐在自己的老位置,看著兒子打開老推門,開店、而她也開始屬於她佛像製作時光。
陳水蓮希望西天園佛舖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但是當時兩位孫子都有各自的事業,她不奢望這樣的夢想會實現,但或許是上天聽到她的願望,也或許是從小在西天園佛舖長大的孫子也不希望西天園佛舖消失,所以在2017年兩位孫子黃智勇與黃智聰開口說願意接班西天園佛舖,而高興的不只是陳水蓮,還有他兒子黃耀華。
黃耀華說:「我是一個很遵守傳統的人,在我手中的佛像都是純手工製作,這樣才可以把祖輩的精神發揚出來。」
而各自都有自己事業的兄弟倆,則是用新的觀點去看待西天園佛舖的新使命。
黃智勇跟我們分享他為何想要承接祖業的原因,其中有一個重點就是他在這間舖子長大,雖然他沒有絕對的信仰,但是他明白這些年來,這些神尊帶給人們重要的意義,而身為第五代的他們,就是推廣神像文化,讓更多人認識神尊背後代表的故事,而他們也要從這些推廣活動中,從中培養第六代的自我使命感。
  黃智勇說:「為了家族事業的長久延續性,我跟弟弟認為需要創新,所以從2018開始申請舉辦每月一次的遊覽團,讓訪客報名前來。我通過活動親自講解,讓更多人瞭解神像背後的故事與含義。而我的兩位女兒也參與其中,負責展示與講述神像對南下先輩的重要性,以及之後招呼訪客,遞上傳統小吃。」
  就這樣從2018年至今,雖然中間歷經世界疫情,但是也一路走到今日,現在每週都有各國的人透過線上預約,來參與導覽西天園佛舖的活動,而近期在第四代的主力推動下,也將佛像的背後故事與代表的意義一一的轉化出來,成為一堂堂華族文化課程,讓更多新加坡的新生代華族認識自身的文化。
  因為黃智勇本身還有自己的事業,每週一次來到佛舖學習傳統技藝,讓他恨不得自己一天有48小時,因為一座佛像的製作中間包含太多傳統工藝技法,這讓他與弟弟備感壓力,幸好近年新加坡有機構轉型補助,黃智勇透過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機構轉型的補助專案,將西天園佛舖內最古老的五十尊神像透過最新科技,掃瞄建檔,建立數據庫,並且將傳統的手藝也記錄下來。
  而西天園佛舖接下來的使命將會成為傳遞華族文化的主力之一。
  西天元佛舖的網站:https://www.saytianhng.com/?lang=zh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