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事浯聞》祖根浯島陶藝師 傳承非遺文化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8,932
金僑莊心珍,原名莊淑珍,祖籍福建金門,1946年生於新加坡,1975年起遊學英法美,主修版畫藝術,1988年因意外導致視力嚴重受損,重新開始創作後舉辦過31次個展,參展超過100次,2005年獲新加坡最高榮譽的文化獎以及成為第一位在紐約聯合國秘書處舉行個展的新加坡藝術家。已於2019年去世。(攝影:陳業興) 金僑莊心珍,原名莊淑珍,祖籍福建金門,1946年生於新加坡,1975年起遊學英法美,主修版畫藝術,1988年因意外導致視力嚴重受損,重新開始創作後舉辦過31次個展,參展超過100次,2005年獲新加坡最高榮譽的文化獎以及成為第一位在紐約聯合國秘書處舉行個展的新加坡藝術家。已於2019年去世。(攝影:陳業興)

◎整理撰稿:鄉訊小組
陶藝又可稱陶瓷藝術,屬於人類的傳統工藝,涉及製造、上色及修補工藝技巧,現代陶藝有原始、古典、民間、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等幾種藝術風格,與繪畫、雕塑等並列為造型藝術所以說陶藝世界之廣大,是難以想像的。
金門的燒陶文化,歷史久遠,在金門地區目前發現過的長方形幾何印紋陶拍,和閩南地區出土的陶拍形式、紋樣相同,對比年代屬於青銅器時代,由此可知,金門的陶土文化歷史之深遠。
而金門陶瓷廠更是全台唯一官窯,該廠於民國52年(1963年)設廠,為金門公營事業單位之一,緣以開採金門島上優良高嶺土,產製地方日常所需器皿及陶藝精品,受總統府特別關注為禮賓御品,譽有中華民國唯一「官窯」璿名。
另與金門酒廠合作生產瓷器盛裝金門高粱,受海內外愛酒人士爭相收藏,民國56至71年研製生產祝壽、戰鬥、節慶等系列紀念酒瓶,及常用大宗1、2、3、5公斤酒罈,盛極一時;72至74年與國立故宮科技室、台灣手工業研究所技術合作,產製仿古藝術品;75至84年間也承製台灣省公賣局各式酒瓶,年產量達2百多萬件。
但是金門與燒陶這件非遺文化並非只有從1963年才開始,一塊豎立於瓊林金門古官道旁,讓金門與景德鎮連接的歷史性石碑,係清道光十年(一八三○),總兵楊繼勳勒石的示禁碑,只有短短四十四個字,主要內容是禁止太武山等處攻挖山石,違者准許該汛目地保或附近居民孥拿送請官府究辦。
地方文史工作者陳長志指出,石碑記載前清金門一段已消失的產業活動,說的是金門生產青花瓷用釉的重要原料「碗青」,也稱「碗藥」。
清朝的《金門志》卷二《分域略》《物貨》中,對當時金門所產「碗青」有相當清楚的記載:
碗青:生金門地中,平林、後湖等鄉多有之,居民穴位地採取,用以染畫磁器。大如碗,小如彈,佳者百斤值銀數十兩,下者數兩,但虧損地脈,敢宜禁止。從這條記述來看,「碗青」是相當有價值的釉藥,品質好的一百斤值幾十兩銀子。
《泉州府馬巷廳志》有以下的記載:
碗青,金門、古湖、瓊林掘井口取之。江西景德鎮及德化、寧德各窯所需。
「碗青」這種青料發色後,在釉料濃處會凹陷而呈現放射狀的雀爪紋,這本來是這種青料的瑕疵,但德化的畫工卻利用這個特點來表現山石、樹木與人物衣褶的紋路,反而成為一種優點,所以造成價高難得,以致居民濫挖,於是有禁止之議。
所以說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清代古瓷都與金門有關。
而許多縣級或是旅台陶藝師、陶藝彩繪師,都與金門陶瓷廠有關,如金門陶瓷達人-顏達仁老師就是在金門陶瓷廠創廠時就進入服務。
而除了本島縣籍陶藝大師眾多外,旅台鄉親,金僑,也有許多著名的陶藝師,近代就有如已故旅星金僑莊心珍(祖籍金門),旅星金僑:李福南(祖籍:金門復國墩)、旅台鄉親:吳國榮(祖籍金門烈嶼)、旅台鄉親:陳亞馨(金門籍,陶藝彩繪師),旅台鄉親:林明體(金門籍,擅長釉藥,有釉藥大師之美稱)等許多傑出陶藝大師,這些陶藝老師,平日精粹自身的技法,走入社區、走入校園,推廣陶藝文化,將陶藝眾多好處帶入生活中,舒緩許多人的身心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