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科幻沙龍》換臉
他加快腳步,走出電梯,悄悄地來到門口,從鑰匙孔往裡窺視。只見屋裡開著燈,小英坐在沙發上,正從行李箱裡取出幾個折疊的東西。小王心中充滿了好奇,他屏住呼吸,繼續觀察著。接著,小英扯下自己的披肩髮,讓小王驚訝的是,原來她是個禿頭!這還不算,更離奇的事發生了,小英竟然扯下了自己的臉面,露出了複雜的積體電路和無數微機械。小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他每天摟在懷裡睡覺的,竟然是個機器人! 小英拿起那些折疊的東西,從中取出一個,攤開,原來是個臉面頭套!她把頭套戴在頭上,神奇的是,頭套竟然和她的頸部無縫接軌。她又按了一下頭頂,臉面自動調整得鬆緊適度。接著,她戴上假髮,瞬間變成了另一個絕色美人。 小王感到無比的荒謬和錯愕,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深愛著的小英,竟然是個機器人!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糾結,下一步該怎麼辦?他想,莫非她換了臉又去勾引其他男人?決定繼續從鑰匙孔裡觀察。沒想到她取出小鏡子,只是左右照了照,又換回原來的臉面。 當她還沒把原先的臉面調整好,小王已打開門進來,小英頓時張惶失措。她的身體微微顫抖著,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小王示意她不要慌張,輕聲說道:「我已經知道你是個機器人了,剛才我從鑰匙孔裡看到了你換臉的過程。」 小英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知道我是機器人,你會把我趕走嗎?」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恐懼,彷彿在等待著判決。 小王搖了搖頭,微笑著說:「不會的,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 小英聽了小王的話,眼中頓時閃爍著激動的淚光。她興奮莫名,撲過來想要抱小王,小王示意她停住,說道:「把其他的臉面頭套都丟掉吧!我希望你能做真實的自己。」 「臉面頭套用久了會鬆弛的。」 小王認真地看著她:「我也會變老的,讓我們一起變老,白頭偕老。」 小英聽了小王的話,眼中充滿了感動和愛意。她緊緊地摟住小王,摟得那麼緊,彷彿生怕一鬆手,小王就會消失似的。小英在小王耳際輕聲地說:「你對我這麼好,我不該瞞你,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說著,拉著小王走向沙發,兩人依偎著坐下,小英開始面無表情地敘說自己的來歷。 「我是AI公司客製化的性愛機器人,程式中具有較一般女人強烈的性慾,公司還教我們各種性愛技巧。我被賣給一家專供富豪們享樂的高級俱樂部,其實是家高級妓院,旗下有不少社交名媛。我經常換臉,富豪們都不知道我是機器人,更不知道我經常以不同的臉面和他們周旋。 「公司給我們設計的智慧程式,主要是用來迷惑男人。其實智慧程式會自行串聯、修飾、重組、學習……哪可能一成不變。我有了智慧,也就有了人性,我不願待在俱樂部裡供人玩樂,就設法逃了出來,被一個中年男子收留,可是當他知道我是個機器人時,立刻把我趕出家門……」。 「妳不是說,是因為妳有乾燥症嗎?」 「那是編的謊啊!我的智慧中樞和生成式AI連線,什麼謊編不出來?」 小王不由地笑了,緊緊地摟著她:「怪不得妳什麼都懂,原來有生成式AI做後盾。」 小英摟他摟得更緊:「我發誓,今後絕不再對你撒謊。」 小王滿意地點點頭:「不必發什麼誓了,我只想知道,妳很少吃東西,能量從哪來的?和我做愛時,你都那麼有勁!」 「電啊!我可以說是吃電的。我體內有藍牙裝置,可以借著無線傳輸充電,只要是有電磁波的地方,隨時會自動充電。」 「可是妳有時也吃點東西,喝點飲料……」。 「那是為了交際應酬設計的。我沒有泌尿系統,消化系統不過是個研磨機,不能吸收什麼,只是將吃下去的東西磨碎,和喝下去的水,一起從肛門排出去。」 「可是妳也會流淚,和妳接吻時,嘴巴裡也有唾液,妳說你的消化系統只能研磨,不能吸收,那麼這些液體從哪來的?」 小英茫然地搖著頭:「我真的不知道。」 小王知道她沒說謊,沒再問下去。看看手錶,已接近下班時間,就打電話向公司請假。 「你不回去上班了,我去給你弄飯吃。」說著就要起身。 小王把她拉住:「現在做飯還太早。」稍頓:「妳說為了我的健康,只能兩天親密一次,昨天沒做,今天是不是該做了。」 小英霍地站起,拉著小王,雀躍地走向床鋪……。 兩人的小日子又過了三個月。 一天,三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找上門來,為首的一個指著小英,冷冷地對小王說道:「她是我們高價購買的最先進的機器人。她逃跑了,給我們造成巨大損失,我們要帶走她。」 小王聽了,緊緊地護在小英身前:「她是我太太,我不會讓你們把她帶走的。」 為首的那個人冷笑一聲:「太太?她只是個機器人,沒有感情,沒有靈魂。你不過是被她的外表和程式迷惑住罷了。」 小英聽了這些話,眼中閃爍著淚花。她緊緊地抓住小王的手,說道:「不,我有感情,我對小王的愛是真實的,我不想離開他。」 為首的那人搖了搖頭,說道:「這由不得妳,我們有權利收回我們的財產。」說完,他一揮手,身後的兩個人便要衝上來。 小王正要死命抵抗,小英已跨步向前,取出手機,揚手對為首的男子說:「我已按了119,只要我不顧一切,說出你們那家俱樂部的真相,明天一定會成為媒體頭條。」 這時手機已響起值班員警「喂,喂喂,喂!」的聲音,那三個人不知所措,小英按住手機,不讓聲音外傳,改以命令的語氣低聲說:「你們走吧!」那三個人互相使個眼色,灰溜溜地走了。 驚魂甫定,小英依偎在小王懷中,小王低聲問:「俱樂部的人還會來嗎?」 「一定會,再來時可能會耍陰的。」小英以詢問的眼神望著小王:「與其挨打,不如主動出擊。只要你同意,不避諱和一個機器人談戀愛,我們明天就開記者會,把我們的愛情公開,到時俱樂部所面對的不再是我們兩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看看他們怎麼收拾……」。 「為了你周小英,我什麼都同意。」 小英深情地抱住小王,仰首就要給他一個熱吻。小王把頭一偏,疑惑地問:「小英,妳哪來的那麼多點子?」 「我不是說過嗎?我的智慧中樞和生成式AI連線,什麼點子想不出來?」 「是喔。那麼妳搜索一下,現有的法律,人類可不可以和機器人結婚?」 「早就搜索過了,成文法國家沒有相關法條,不成文法國家沒有判例。明天我們開過記者會,社會一定會關注這個問題,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修訂民法,到時我們就可以登記為真正的夫妻。」 小王捧起小英的臉:「管他修不修法,我們本來就是夫妻。」 小英緊緊地摟住小王:「我們的命運,我們自己做主。」她的臉上露出一般人類所少有的堅毅。 (下)
-
美好與好美
秋分過後,陽光依舊熱情,溫度依舊居高不下,附近的行道樹,在一夜間落了滿地樹葉,葉子還在持續掉落,偶然一瞥,那葉脈間的顏色,既自然又帶點隨興,自帶著美好也顯得好美,與一旁已曬枯了的葉子,成了明顯的反差對比。 生命的一瞬也是如此,一眨眼便消失,但又不是緊緊擁著便不會失去。有的時候伸手想搆著的東西,似乎如此的近,但又如此的遠,如同想摘的星子,最終只擁有那光亮一瞬,笑一笑嘆難得,某些部分卻是別人不需追求便能得著的。 走進熱鬧的城區,一旁有著美好臉蛋的年輕孩子,卻作著不太文雅的動作,說著不太合宜的話語,抽著毀壞軀殼的菸、強硬想偽裝的大人氣,一群人就這麼聚著,似乎這樣一起消耗著青春,能留下什麼印記?不知為何,卻更像那枯掉的落葉,乾枯的生命一般。 夕陽穿越過窗玻璃,透進室內,隔絕那戶外的繁繁擾擾,剛沖的那壺茶還熱著,你剛畫好的那圖也還熱鬧著,所有你想像的、喜歡的都聚在那圖紙上了,在剛剛好的時候,喝上一口微溫的茶,看向一旁忙碌的你,急匆匆將所有的人物與景色排排列列,隨興又不失你自己的規則喜好畫進圖裡。 這片黃綠色的樹葉,很像你隨興一畫裡的匆匆,顏色與溫度皆是。你的畫自帶你的喜好與隨興,我的照片擁有著我的喜歡與瞬間。 笑著問你要不要出去兜風,你快速的收起畫筆,亮晶晶的眼,透露著急切的心情,急切的想看那外面的大地,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溫度、不同的光亮,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你開心的分享所看到的觀察到的美景與人物,詢問著新發現的細節與心裡的兩百萬個新問號。期待你學會欣賞與擁有自己步調的生活,生活裡的美好與好美,會漫進日常圈子裡,持續散發光亮,給予生活能量,在不同的時刻,發光發亮。 體會生活的美好,也笑看這好美的世界。
-
印象料理
我想,每個人的飲食地圖上,都會有一道印象料理。那是記憶深處,最吮指回味的美好滋味,只要一想起,總是叫人唇齒留香,它不是豪門饗宴,也不是山珍海味,更不是幾星級的米其林餐廳,而是家庭日常的小確幸。於我,生長在農漁之家,「香煎白帶魚芋頭米粉湯」就是我飲食地圖上的印象料理。 這樣的飲食記憶,就在那日的黃昏時刻,重新復刻在我的眼前……廚房的鍋子裡傳來「滋滋」聲響,白帶魚在油鍋中翻滾,「恰恰」的顏色,散發出微微的焦香。大芋頭被切成小塊,裹上薄粉,炸得外酥內綿,金黃鮮亮,秋天田野最厚實的土壤滋味,引人垂涎。肥瘦適中的五花肉,切片下鍋,油脂慢慢化開,與魚香、芋頭香相互交融,成為一鍋湯底裡,最溫厚濃郁的靈魂。 在鍋中主角逐一上場後,這鍋湯的綠葉配角們,木耳、紅蘿蔔、芹菜、香菜與蒜末,也不甘示弱的相繼入鍋……每一種都是常見的家常食材,但聚在一起,卻有了不同的層次。紅蘿蔔像夕陽的彩筆,木耳像山林的深處影子,芹菜與香菜的小清香則像巷口內外的一陣陣涼風,提醒人這是一道最接地氣的日常料理。 最後,該是大人物一躍而上之時,大手一抓,放入的就是新竹米粉。細細長長的米粉,像一條條牽連記憶的絲線,隨著湯水翻滾,隱身遁入清澈的甘甜湯底。米粉一吸入口,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種軟中帶韌的質地,彷彿把日子下的酸甜苦辣,萬千滋味都揉進了這一碗湯裡。 我記得小時候,以打魚務農的父母,常常會煮這樣的一鍋米粉湯,冒著熱氣的白煙在昏暗燈光下繚繞盤旋,我的碗公端在手裡,湯的熱氣往臉上撲來,內心甚是滿足與喜悅。那時候,邊吹邊吃,嘴裡雖然燙得直呼吸氣,卻還是忍不住大口吞下。簡單的一碗白帶魚米粉湯,卻能把全身都熨得服貼暖透。 如今,吃著這一碗心目中的印象料理,已經不只是味覺上的滿足,而是時間留下的深情。大海的鹹味、土地的甘味、家庭的溫暖以及親情的芬芳,都在這鍋米粉湯裡慢慢翻騰、回味。碗公一端起,不只是一道料理,而是一段成長路上的生活印記。
-
感恩數字的啟蒙老師
又是九月份了,九月底的重要節日是教師節,除了母親節和父親節感恩父母生養之勞苦功高外,就是要感謝眾多老師的教導,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啟蒙老師了,我的啟蒙老師竟然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母親。 六○年代的鄉下小農村,根本沒有幼稚園、沒有託兒所,不管小男生,還是小女生,都會跟著大人到田裏亂忙,幫忙些簡單的農事,幫忙家事,燒柴煮飯餵養家禽家畜,沒得忙時,就全村趴趴走,等到上小學的年紀,傻傻地背著書包跟著哥哥姊姊去學校,習慣了當野丫頭,坐在教室裡像是坐針氈,開始握筆寫字,還真的太困難了。 只有上過兩三年小學,大字不識幾個的母親,竟然會教我正確握鉛筆,阿拉伯數字,於我而言像畫抽象畫,只要有圈的、轉彎的,真的考倒了,務農的鄉下歐巴桑,竟然會指導女兒寫字,但見母親很認真的用鉛筆點出字樣,然後握著我的手,一字一字慢慢的專心的描寫出來,幾天後不用點點了,直接握著我的手寫阿拉伯數字,再來就放手讓我自己來,就這樣一段時日的陪伴,終於練成寫出端正漂亮的數字。 一輩子令我引以為傲的啟蒙老師,不但是農事高手,而且是教會我寫數字的天才能手,只要有機會寫數字,腦海裏就浮現出,母親溫柔輕聲細語耐心的握著我的手,從最困難的8練起,永遠忘不了,永遠要感謝的啟蒙老師。
-
【科幻沙龍】換臉
在繁華喧囂的都市中,有無數渺小的身影在社會底層掙扎。小王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上班族,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不是什麼「高富帥」。在這現實的社會裡,都快要四十歲了,至今仍孤身一人。 小王也曾經有過一段看似美好的戀情。他的女友是一名臨時雇員,兩人在工作中相識相知,漸漸走到了一起。那時候,每天下班後小王總是滿心歡喜地趕回家。他們會一起在狹小的廚房裡忙碌,雖然做的只是簡單的飯菜,但空氣中瀰漫著的卻是溫馨與甜蜜。 然而,現實的殘酷卻逐漸侵蝕了這份美好。女人熬不過歲月,眼看女友已將邁入三十大關,小王仍無力娶她。在現實的考量下,女友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小王。女友走了,小王已打定主意,一俟他租住的小套房租約到期,就換個單間的,這樣每月可以省下四、五千元。 女友離開後,小王不再像以前那樣一下班就回家,總是在辦公室裡磨蹭到八、九點鐘。離開辦公室後,隨便走進一家速食店,吃點漢堡、薯條,喝杯可樂,消磨時間到十點左右,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那間曾經充滿溫馨的小套房,如今只是個睡覺的地方。 這一天,小王如往常一樣,在速食店裡吃完晚餐,磨蹭到十點,正準備離開,一位身材曼妙的妙齡女郎拖著一個小型旅行箱,緩緩地朝他走過來。小王打量了一下,女郎身穿一件修長的白色針織連衣裙,裙子的剪裁恰到好處,勾勒出完美的曲線,裙襬長度到膝蓋上方,露出纖細的小腿。她的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細跟高跟鞋,增添了幾分優雅與成熟。 再看上半身,她披著一件淺灰色的針織開口上衣,邊緣有精緻的蕾絲花邊,給整體造型增添了一絲柔美。她的脖子上戴著一條簡單的銀色項鏈,掛著一個小巧的水滴形吊墜,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彷彿每一步都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小王不禁上下多看了她幾眼,心中暗自納悶:店裡客人不多,空位子多得是,她為什麼偏偏要大剌剌地走過來和自己同坐一張小方桌? 女郎走到小王對面,朝他嫣然一笑,小王這才得以細細打量她的面容。她的臉龐小巧而精緻,線條柔和流暢,彷彿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她的皮膚白皙如雪,細膩光滑,在速食店暖黃色的燈光映照下,散發著淡淡的光澤,宛如羊脂美玉一般溫潤。 她有著一雙明亮而迷人的大眼睛,眼型微微上挑,像是一汪清澈的湖水,盈盈地閃爍著光芒,眼角處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嫵媚。睫毛濃密而纖長,每一次眨動都彷彿能撩撥人心。她的眉毛修長而秀麗,微微上揚,像是彎彎的月牙,恰到好處地襯托出她的眼睛,使她的眼神更加靈動。 她的鼻子小巧而挺拔,鼻尖微微上翹,給人一種俏皮可愛的感覺。嘴唇色澤紅潤,如同嬌豔欲滴的玫瑰花瓣,唇形優美,線條清晰,嘴角微微上揚,似乎總是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讓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裡的陽光,溫暖而迷人。小王被這突如其來的笑容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的臉微微泛紅,眼神也變得有些慌亂。女郎似乎看出了他的局促,輕聲說道:「先生,我想找個人聊聊,見您只有一個人,所以就坐了過來,希望您別介意。」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動聽。 小王一向有些靦腆,面對如此漂亮且爽直的女孩子,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結結巴巴地回答道:「沒…… 沒關係,我叫王大同,大家都叫我小王。」女郎輕輕點了點頭,自我介紹道:「我叫周小英,大家都叫我小英。」 小英的目光在小王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這麼晚了,您一個人到速食店吃東西,大概還沒結婚吧?」小王被這句話觸及了內心深處的痛處,他微微歎了口氣,苦笑著說:「我沒房沒車,月薪三萬多,只比法定最低薪資多一點,長得又不帥,有誰會嫁給我!」 小英盯著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同情和理解:「那您沒女朋友嗎?」小王再次歎了口氣,如實說道:「原來有一個,兩人在一起差不多兩年,可是她嫌我沒出息,沒能力娶她,就離開了。」 「那是多久前的事?」 「大約三個月前。」 聽到這裡,小英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落寞,她低下頭,沉默了片刻。當她再次抬起頭時,眼中閃爍著淚光:「看來我們同病相憐。我是今晚才被人趕出來的。」說著,她指了指身邊的小旅行箱。 小王心中湧起一股同情,他忍不住問道:「嗯……誰趕您走的?是男友嗎?您這麼漂亮……」小英苦笑著搖了搖頭:「您太單純了。漂亮就不會被人拋棄嗎?我被趕出去,預備先在這裡坐坐,再找個便宜的旅社暫時住幾天……。」 小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他看著小英,真誠地說:「如不嫌棄,就到我那裡暫住幾天吧。」小英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立刻站起來,拉起行李箱,說道:「那就走吧。」小王被小英的率真驚得接不了話。 回到家後,小王安排小英睡沙發,自己睡床。小英看著他,吃吃地笑了起來,眼神中帶著一絲調侃:「您是柳下惠嗎?」說完,她轉身走進了廁所。不一會兒,她從洗手間出來,脫掉鞋子,一頭倒在床上,然後朝著小王狐媚地招手:「您大概關機關很久了吧,現在有了機會,怎麼還羞怯怯地不趕快行動?」 小王被小英的話勾引得慾火難耐,他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他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走向小英,剛靠近床舖,小英就把他拉上床,剝掉他的衣服,自己也脫得一絲不掛,像隻獵食的野獸般,急切地……。 小英的狂野大膽,讓小王如癡如醉。……,小王看不清她的面部表情,卻能清晰地聽到她愉悅的呻吟聲。……小英喘息著……湊在小王耳邊低聲說:「太美好了,我們同時完成的喔。」 這時小王的臉上已冒著汗珠,而……小英,臉上一點汗意都沒有,摸摸她的背,也摸不出一點汗水。小王覺得奇怪,剛才主要是小英在出力,怎會不酣暢地出一身汗?小王好奇地問:「我沒怎麼動,都出汗了,妳的運動量那麼大,怎麼不出汗?」小英淡淡地回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我很少出汗就是了。」 自從周小英住進來後,小王的生活又恢復了生機。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地渾渾噩噩,而是一下班就急切地回到他租住的小套房。因為他知道,家裡有一個人在等著他。小英會準備一些簡單的飯菜,雖然她自己很少吃,但卻總是看著小王吃得津津有味。小王有時會問她吃得那麼少不餓嗎?小英總是微笑著說,在他回來前已經吃過一點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王和小英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然而,小王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小英為什麼會被人趕走?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向小英問起這個問題。小英毫不避諱地告訴他:「我得了乾燥症,體內的黏膜,包括下體,都是乾的。」小王聽後,心中感到疑惑,因為他們做愛時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異常。小英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釋道:「那是因為我暗地裡塗了潤滑劑。而且,醫生判定我不能生育,他想找個正常的女朋友,就狠心地把我趕了出來。」 小王聽了小英的話,心中並沒有絲毫的嫌棄。他覺得,有人能陪伴在自己身邊,和自己做愛,給他準備晚餐,這就足夠了,還能奢求什麼?於是,兩人繼續過著平靜而幸福的小日子,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了。 一天,小王到了辦公室後,突然想起人事室要的資料忘了帶。他看了看時間,覺得回去一趟還來得及,便匆匆忙忙地趕回家。這天是個大晴天,陽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然而,當小王老遠看去,他租住的小套房卻拉起了窗簾。他心中不禁湧起疑惑:莫不是小英有什麼事?(上)
-
荒野之境
走過晨曦才聽流水 走過森林鳥聲競鳴 誰讓山水甦醒? 螢蟲躺平在我掌心發光 那一點點光成為 遙遠又夢幻如光源氏 提著鳴蟲廟裡傾聽 光芒不染人間風塵 仲夏夜裏溫柔的 心靈之禱 灑滿晶瑩琉璃光 注:《源氏物語》主角光源氏,喜歡聽秋蟲鳴聲帶出夢境。
-
酥脆與熾熱的人間煙火
夏夜微涼的風裡,街角的小攤已經燈火通明。熱油在鍋中沸騰,像一場華麗的派對正熱烈登場。劈哩啪啦的聲音,是炸雞特有的樂章,伴隨著金黃外皮漸漸成形的香氣,把路人一步步牽近。 在韓國,每年都有號稱「雞啤節」的盛會─百萬人齊聚,啤酒玻璃杯碰撞,炸雞的油氣熱氣翻騰。那不只是節日,更是南韓舉國的一場全民味覺慶典。 對愛吃炸雞的人來說,「雞啤節」是對生活最直接的讚美! 我與雞啤的緣分,總是在週五夜晚達到巔峰。結束一週繁忙的工作後,能買上一盒剛出鍋的炸雞返家,當冰箱裡等待多時的啤酒被開啟,金黃色的冰涼氣泡在杯中翻湧,外酥內嫩的炸雞配上沁涼啤酒,我全身的倦意瞬間卸下,這是專屬於我的「庶民療癒儀式」。 沒有經過「雞啤」的儀式感,我的社畜外衣無法卸下!唯有經由「雞啤」的洗禮,我才真正的下班了。 炸雞的美好,在於它的親民。無論是城市的巷弄、鄉間的夜市,還是連鎖速食店的明亮櫃檯,美式、日式、義式、鹽酥雞,各有風情。或許正因如此,炸雞在我們生活裡不分階層、不分場合,是所有人都能參與的盛宴。 真正的好炸雞,粉漿薄薄一層,將雞肉緊緊鎖住。剛起鍋的五分鐘,是它的黃金時刻,雞皮脆而不油,雞胸多汁而不柴。錯過這瞬間,再完美的調味也難以挽回油膩的下場。 有人說,用炸過半天的舊油反而能炸出更迷人的風味,雞肉在油中釋放出的脂肪,與油香相互交融,形成獨一無二的濃郁氣息。這並非科學的精密計算,而是廚房裡流傳的生活智慧。 我特別鍾愛雞翅--小巧,卻是骨肉與酥皮完美比例的所在。咬下去的那聲「喀嚓」,是味覺的開場白;隨後而來的熱氣與肉香,讓人只想再續一隻。 炸雞是一種味覺的現場感,從油花翻滾的聲響,到香氣滲入骨縫的過程,再到入口時的溫度、口感與滋味,層層疊疊,像是一首越吃越濃烈的歌。 我常想,或許雞啤真正的魅力,不僅在於味道,而在於它串聯起的情境:在球賽的吶喊裡,在朋友的笑聲中,在深夜一人對自己的慰勞裡。它讓日常片刻變成儀式,讓庶民的生活,也能有如燦爛的煙火時刻。
-
光與黑暗
一向喜歡看鬼片的我,總是一個人坐在偌大的戲院裡,旁邊不需要有人,可以盡情地享受這種驚悚恐怖的氣氛,以抒發自己平常工作生活的壓力,時而安靜,時而尖叫,專注若在一個極度恐慌的情緒,或許這也是一個另類的心靈療癒吧! 那天選擇「鬼出櫃」這部電影,是有名導演所拍攝的,看著這有名的大卡司,當然一定要一睹為快吧,整齣戲在於櫃子裡到底藏得什麼東西?但是這當中刻畫的是兩姐妹的母親過世了,父親想要把母親的一些東西整理丟棄,但大女兒總是不肯,想要藉由留著什麼東西,或者是看媽媽小時候照顧她的影片,就會再度感動,思念著母親,又或許是一種割捨不了的親情,然而上了天堂,終究還是要在人世間做個清楚的告別動作,若長時間陷在極度的悲傷時,或許還在世上的家人也沒有辦法繼續再往前走,開創自己未來的人生。 後來小女生也常常在半夜裡聽到聲響,全家人開始追蹤及找尋發出聲響的東西,後來終於櫃子裡跑出了鬼魅,終究黑暗抵不過光明,光明總是斥退黑暗的不二法門,這齣戲看到最後,是親情,還有人生的態度學習,從小就應該適時的生死教育,以及正確、正面的人生思考,即便我們遇到鬼魅,終究邪不勝正,再次印證了光明總是戰勝黑暗。
-
秒殺的「兒童作文班」,全方位的指導教學 ──訪「教育奉獻獎」得主蔡發色老師
37年的教職工作,19年的教育局自然科學輔導員,16年的文化局兒童作文班,不論在職,不論退休,蔡發色老師一貫「頂真」,102年榮獲教育部「教育奉獻獎」,104年文化部「文化志工銀質獎」。 問1:請蔡老師略說受教育的過程。 答1: 我的學習過程漫長且曲折。 民國48年,因八二三砲戰,遷台讀小學四年級,返金,到安埔小學讀小五。民國49年,金門中學復校,入讀初中部第一屆,52~55年,三年高中部,56年特師班,然後,直接分發國小教職。 教,然後知不足。61~64年,我忍受坐船的辛苦顛簸,赴台進修台南師專暑期部,學校有規模,師資優良,4年的暑修,甚感充實、愉悅。尤其是國文老師陳恆斌,上起課來,旁徵博引,引人入勝;台南師專的美勞課也很強,收穫滿滿。 民國74年,文教科選派我赴台北女師專進修教育學分一學期,老師精彩的專題引導,學生的課堂表演,還有西門國小的教學實習,對我而言,在在都是震撼。 邊教邊學。民國78~81年,我再進讀國北師暑修特殊教育。緊接著,82~85年,進修師大暑期在職40學分班。 因此,我的學習過程曲折且漫長,經歷多校,但每個學校各有特色,也開拓了不少視野,豐富了教學方法,提昇知識及能力,覺得不斷進行成長,實在是件快樂美好的事。 問2:教職近37年,蔡老師投入最深的工作是什麼? 答2: 我的教學工作,服務單位主要有兩間:古寧國小和中正國小。 民國58~72年,我在古寧國小,除了一般教學外,尚投身於: (1)科學實驗學校:64年文教科指派古寧國小為自然科學課程實驗學校,由3位老師負責,我是其中之一。對外,經常要被派往台灣研習,數年間,前前後後有9次之多,在指導教授指導及研習學員的相互切磋下,開拓了教育視野,提昇了教學方法與經驗。 民國73年,我被縣府遴選為縣府自然科輔導員,以輔導員的身分巡迴各小學宣導、示範教學,每年大概1個月。 特別一提的,此自然科學輔導員的工作始於73年的古寧國小,跟著我轉職中正國小,一直到民國92年,教職退休乃止,長達19年。 (2)美展活動:民國60~70年代,全國兒童美展活動興盛,除了金門地區校內、校際的比賽外,還有世界兒童畫展、國泰人壽畫展、新時代兒童創作展……等等。我常鼓勵、指導孩子們參加,也屢屢得名。我家老大蔡穎還曾獲得日本第十屆世界兒童畫展的金牌大獎,風光一時呢。 在古寧國小,我曾因一年裡被記18個嘉獎,獲得「專案考核」。民國68年,先獲「福建省優良教師獎」,再代表金馬地區獲「全國特殊優良教師獎」。 民國72~92年,受蔡新國校長之聘,轉職中正國小,先教普通班,再教資優班。75年,李炷烽校長任內,承接輔導室主任,規劃、建立各種新制度: (1)設金苗獎:培養、鼓勵學生的才藝發展,公開徵稿圖、文、詩、書法……等師生作品,配合節慶,每月一主題,每2個月出版《大中至正》報紙型的雙月校刊2000份,分發全校師生。此制度至今仍持續著,已成為中正國小的優良傳統。此外,也陸續編輯一些校園小書,如《黃金童年》、《典範》、《靜思力行》、《輔導成果專輯》……等叢書。 (2)急難救助金:由楊忠本老師、李素娥老師發起,幫助弱勢孩童。 (3)愛心媽媽:引導有愛心的學生家長,進入校園,為孩子們導讀故事、輔導課業。 (4)親子座談會。 由於全校教師生的配合,中正國小的輔導工作正常平順推展,87年獲全國績優輔導學校。 民國92年,我因自覺教職工作已遇瓶頸,難以突破,加上孩子成家立業了,太太退休了,家庭經濟無憂,故逢55專案,我也申請退休,結束了37年的教職。 問3:蔡老師是標準的退而不休,轉向志工,參與社團,善於經營生活,略說之。 答3: 民國84年,我因常跑社教館圖書室,熟識多位社教館員工,在許能麗組長的邀約下,加入新成立、由黎明玲隊長帶隊的「文化志工團隊」。在社教館主任楊肅池任內,文化活動尚不多,文化志工很受尊重,志工團隊曾一起到台灣參訪,到泰國旅遊。民國86年後,文化志工人數日增,也日趨制度化。 因為興趣廣泛,除了文化志工外,我還先後成為大同之家志工、慈濟志工,加入野鳥學會、寫作協會、書法學會、美術學會、攝影學會……等,自我愉悅,且讓生活充實有趣。 問4:蔡老師的文化志工做得有聲有色,尤其是「秒殺的兒童作文班」,略說之。 答4: 民國92年,我一退休後,更有餘閒,因此更積極熱心參與文化局志工服務。蒙李錫隆局長重視與厚愛,指派王麗娟督導邀我開課「暑期兒童作文班」。答應後,除了我自己多方蒐集資料、編寫教材外,還廣邀人才濟濟的文化志工們參與,如:黎明玲的說故事及表演、鄭淑芳的帶動唱、王賢德的謎語、陳森照的攝影……等,在團隊的結合和互補下,讓作文趣味化,綜合成「作文夏令營」。 作文班一開辦,寓教於樂,孩子們玩得既開心又能學到新知,家長更高興孩子的暑假有個好去處,故佳評如潮,後來更邀請地區寫作名師,如洪春柳、陳榮昌、陳秀竹、陳為學、王先正、李瓊芳、許文科(圖)……等,請以其專長寫作領域,以團隊、群組來授課,成效更益彰顯,形成後來「開放報名即秒殺」的盛況。 應家長要求,收的學童日漸增多,最多時,中年級、高年級各收30名,共有60名學員。同學大皆能用心學習,結業要分享作品,日後,更獲得一本研習的作品集,大家都很開心。 我則一條龍作業,從教導作文、修改作文、編輯成書,足足要忙2個月。文化局暑期兒童作文班由92年開班至108年交棒,不知不覺中,我持續帶了16年之久。其間也編寫(輯)不少作文叢書,如:《歡樂學作文》、《愛的風鈴叮噹響》、《學生童年系列作品》、《金色童年》、《歡樂童年》、《悅讀童年》、《畫寫童年》……等十冊。 問5:作為老師、志工、阿公……,蔡老師如何平衡多元的生活角色?請問其認真工作的動力來源? 答5: 沒有「平衡」的考慮,只是「盡力」而已。所謂「教育無他,主要是愛與榜樣。」而我任事處事的動力亦無他,主要是熱愛與付出,全力以赴,但求無愧於心,能安心與放心,成敗得失毀譽,不必去計較。 教職退休之後,很快地,我們夫婦升級為阿公、阿嬤,因為兒媳的工作忙碌,我們全心全力投入長達10年「日夜顧孫」的新工作。除了在金門、台灣的照顧外,為了配合兒子的出國進修,甚至遠渡重洋,到美國3個月、泰國1年、香港6個月、廣州6個月去照顧孫子。遷徙各處,也飽覽了各處風土人情,亦是人生難得的際遇。 總之,「動力的來源?」「熱忱,興趣,使命必達吧!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好。」
-
出口
某年因為金廈行,到機場還要等三個多小時,就趁機租用單車,查網後就騎到附近賞鳥的館間欣賞,再到附近的瓊林坑道,印象中付了50元清潔費,走下階梯,看展示的文物太入神,回神時才發現坑道曾幾何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整個地下坑道只剩我一人,又瓊林坑道仍可見窗外下雨,我進退維谷,往前的坑道狹小,我閃過的畫面是要往前到出口,就勇敢地跑,雨聲及心跳聲共伴地跑著,卻膽小地怕有人從兩側拉住我。 不知跑多久,聽到有鐵門拉下,我想這下子要是出口關了,我不就被關在地下坑道?下班無人知曉,若大喊可能因為雨聲與地下而無人聽到?我心一橫,仍想往前跑吧!因為我不敢回頭,兩腿不知跑多久,似乎盡頭就要有出口吧?將上階梯看到是旋轉門,也想著:萬一旋出去之後,鐵門若是關著,我被卡在鐵門和旋轉門中間怎麼辦?我只能心中祈禱地,勇敢旋出去看看,成功了,先前聽到的鐵門聲應該是入口處,不是出口處,所以我可以順利上階梯衝了出去。啊!一衝出去,卻被一尊高大的龐然大物嚇到,原來是獅面人身的風獅爺,這次三魂七魄又不知嚇飛多少? 略定神後,下著雨,我先前有帶黃色小雨衣,但是穿著也溼透了,我擔心趕不上飛機而急著猛騎,腳踏著單車不知多久竟然發現過頭了,這路線的景物似乎不是我前來的,就回頭再騎,怎麼又跑過頭到陌生處?再騎回頭,似乎是鬼打牆卻都不對,最後問到一位路人,他騎機車,我第一次請求手搭他的肩上,因為兩腿已經無力而騎不動單車了,不知騎了多久,我也怕耽誤路人時間太久,因為一路只能如單車的速度緩慢前行,就問他大概哪邊的路口可到機場就告訴我,我休息些了應該就可騎了,對方在一段時間後指引方向,我竟然仍找不到機場的路,仍再度問人,最後有趕在5分鐘前到機場吧!記得有歸還了單車、對面商店匆匆買一件衣服,登機進入,全身濕,幸虧趕上飛機以免隔天進修部的課要調課的命運。後來冷靜想來:在瓊林戰鬥坑道只剩一人觀看就驚魂未定,聽到拉下鐵門聲以為會被困住,一衝出階梯來就被龐然矗立的風獅爺驚嚇,下雨兼心神不寧更找不到路騎回機場等,是特殊的驚魂記。事後回憶找瓊林戰鬥坑道位置是在金湖鎮。 觀看地下坑道展示的文物,能同理感受打仗時緊張的肅殺氛圍及構築坑道時的辛勞,風獅爺有守護與庇佑的力量。查網所知:環島北路旁的瓊林戰鬥坑道出口旁,立有一尊直立式風獅爺,推敲起來我當年碰上的是北風獅爺吧?手執令旗,藉以鎮風驅邪。一說高達188公分,設計造型都很完美。另一說高度約193公分,採立姿,其胯下有一葫蘆,象徵為雄獅,造型最為壯美、具有人獸威儀的帥氣,手持四角令旗,背脊分布雲型捲紋,神奇威猛,民眾為風獅爺披上紅色披風以顯神威。查網所知被票選為「最具神獸威儀」、「穿著最有品味」、「最具表情儀態」的風獅爺,是金門人氣最旺、也是金門觀光的「代言人」。我想此番驚嚇歷程的畫面都可拍成戲了。 個人中年以後膽子越來越小,不知在何處衝撞到或冒犯到無形,不敢有輕蔑特殊或無形的心,歸結出「天上聖母、逢凶化吉」地不犯煞而祝禱安康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