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炷烽:中央應多給金門一些自主空間希望中央速擬配套辦法落實離島建設強調兩岸應摒棄意識型態之爭以金門為中介點創造雙贏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指出,離島建設條例已修正通過,希望中央儘速擬具配套辦法加以落實。李炷烽並強調,地球村的趨勢已逐漸形成,兩岸應摒棄意識型態之爭,以金門為共同資產,從民生經貿及民眾福祉為念,創造互助互利、相輔相成的雙贏局面。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湯惠芸專訪時,做出以上表示,由於小三通實施迄今一年有餘,加上離島建設條例於日昨修正通過,可直航大陸對象已擴及至台灣地區民眾,破除了「設籍六個月」的門檻,美國之音特別派遣記者針對相關進行採訪,並安排專訪縣長李炷烽,以瞭解小三通實施成效,以及法令修正後對金門的影響。
李炷烽在專訪中指出,回顧小三通實施迄今的一年餘,人員往來去的多、來的少,貨物進口則包括砂石、石板等建材已累積達一定數量,從整體來說,認為實施狀況不盡理想。日昨雖經立院三讀通過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但李炷烽認為中間卡了一個「得」與「經許可」,中央做或不做,主動權、控制權還是在中央。李炷烽說,截至目前為止,各項相關配套辦法都還沒出爐,倘若中央有意擴大試辦,建議先行開放大陸新娘、老榮民、旅外金門鄉親及台商等,得經金門中轉大陸,讓金門局部取代港澳角色,以循序漸進、逐步開放為原則,在有管制、有秩序的情況下來推動。
由於台灣方面對金馬小三通試辦區域似乎存有疑慮,擔心金馬從此「左傾」,李炷烽說,政治上,金門與台灣根本無從分割,金門人也已對民主自由制度存有高度信心與共識;但基於歷史因素、地理條件及當前經貿發展的需求,近在咫尺的大陸勞工便宜、原料便宜、物資便宜,要金門捨近求遠,捨低廉原料不用,購買昂貴的物資,這是不符合人民需求的,因此李炷烽認為中央實在不必對離島存有過多疑慮,也應該多給金門一些自主空間。
對民眾認為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定期航班」問題,李炷烽指出,這需要兩岸有關當局的積極配合,一方面建議台灣就「可操之在我」部分,儘速擴大試辦對象,為定期航班找到較穩固的經營基礎;一方面則建議中國大陸放寬人民出國申核手續,讓大陸鄉親能夠自由前來金門甚至台灣地區參訪。李炷烽說,只要人員往來管道暢通,不但能提振金門經濟與觀光發展,也可進一步帶動其他各方面的交流與互動。
李炷烽在專訪中特別強調,過去兩岸間因少接觸而產生誤解,隨著地球村時代的來臨,未來將面臨社會制度與各項實質條件的競爭,因此呼籲台灣、大陸兩方儘速摒棄意識型態之爭,把處在「中介點」上的金門,當作是兩岸間共同的資產。李炷烽說,未來他將透過各種努力,落實競選期間「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承諾,也希望兩岸政府都以民眾福祉之所需的經貿出發,創造一個相輔相成、互補互助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