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現行」料羅港通關、水頭港進出「方式旅客咸認不便李縣長裁定:三個月內在水頭港一地解決將斥資六百萬元在水頭港闢設臨時旅客服務中心減少旅客舟車奔波之苦
金門與廈門自去年元月試辦小三通,現行的「料羅港通關,水頭港進出」方式仍引起旅客的不便,縣長李炷烽昨日裁定將斥資新台幣六百萬元,以三個月時間於水頭港闢設臨時旅客服務中心,讓進出兩岸的旅客通關和搭船集中在水頭港一地解決,以減少旅客舟車奔波之苦。
李縣長強調,以水頭港做為小三通旅客通關和搭船的試航點為大勢所趨,而且立法院日前通過的離島建設條例開放台灣人民得經許可由離島進出大陸地區,預判兩岸交流會愈來愈熱絡,在水頭港旅客通關服務中心暨聯合辦公大樓未完成之前,設置臨時旅客服務中心有其必要和迫切性,以為來往金廈兩岸的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務。
金門自去年元月二日起試辦小三通,於料羅港設置旅客服務中心,往返兩岸旅客須經由料羅辦理通關手續和搭船,由於料羅港到廈門與水頭到廈門航程相差約半小時,且料羅港所走之航道較靠外海,風浪較大,尤其是冬季,受海象影響,旅客在船上甚為勞累,經縣府建議爭取基於人道考量,由水頭入出境,交通部於去年十月間有條件同意旅客可改在水頭港登船,旅客搭船前往大陸廈門市,一趟航程可節省一小時海上顛簸,但實施以來也因「在料羅辦理通關,而在水頭進出」,其間涉及旅客往返不便,人員在料羅通關後,以車輛載運至水頭上船,或旅客在水頭下船經由車輛載運到料羅辦理通關檢查,增加旅客上下車之不便,對於接送親友,需由料羅再到水頭送客,或由水頭接客後再到料羅,兩處車程超過二十公里,浪費時間、人力與物力,並產生交通混亂;同時也增加社會成本,沿途需有警力安全維護,增加警力與接駁車輛;安全維護困難,由於水頭管制作業不良,入出境旅客與大小金門間交通旅客混雜,影響安全;增加作業時間,配合水頭上下船,需提前作業,免增加旅客候船時間。
縣長李炷烽基於「水頭港區旅客通關服務中心暨聯合辦公大樓之興建」完成可使用,預估需二年,考量旅客便利,及安全維護,並解決目前作業不便,決定先在水頭港設置臨時旅客服務中心,以回應旅客的需求。
縣府於昨日下午召開協調會,由縣長李炷烽主持,縣府建設局、計畫室、港務處、港警所等相關單位人員與會參加。
李縣長聽取建設局規劃簡報後,裁定斥資新台幣六百萬元,利用水頭港浮動碼頭和砂石碼頭之間的空地,以鋼構和打樁方式興建臨時旅客服務中心,並限期在三個月內完工。
此外,在通關人員行李和貨物檢查方面,財政部高雄關稅局已經編列預算,將採購一部X光機,但旅客證照查驗部分,內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所需電腦設備約一百萬元並未編列預算,李縣長也決定由縣款先行墊支以應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