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管處為帶領大眾進入建築堂奧邀請學者開講「我的建築田野經驗」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寧報導。
點閱率:838
字型大小:
金管處為帶領大眾進入建築堂奧邀請學者開講「我的建築田野經驗」

金管處為帶領大眾進入建築堂奧邀請學者開講「我的建築田野經驗」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因應2002年生態旅遊年,辦理了一系列生態旅遊活動,帶領大眾關懷自然、親近大地;而為了讓大眾能夠進入建築的堂奧,分享建築之美,金管處昨日特別邀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門分部的助理教授江柏煒演講「我的建築田野經驗」。在二小時的演講中,江柏煒以個人從台灣出發、落腳金門,近十年來摸索田野調查的經歷,希望大家對於金門這閩南建築文化的基因庫多加重視和讓建築與文史知識普及化,期有助將聚落保存與社區營造的危機化為轉機,使地域更活化振興發展。

這場為金管處自然生態保育系列演講之一的講座,昨日下午二時到四時在中山林金管處的小多媒體簡報室舉行,並吸引了近四十位包括金管處同仁和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金管處長許文龍、副處長林志銘也撥冗到場聽講。而許文龍在介紹講師時,也表示金管處未來將積極推動金門古厝維護和活化利用,期成為國民旅遊重要的一環。

金管處指出,任教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門分部的江柏煒老師,對於金門閩南傳統建築研究深入,金管處的出色解說叢書「大地上的居所」就是他的傑作,而「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之調查研究」委辦案也是由江柏煒擔任計畫主持人。金管處指出,江柏煒老師在「大地上的居所」一書的序寫道:「金門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已達一千六百多年,島上文風薈萃,宗親組織嚴密,保存了完整的漢民族文化傳統,成為延續閩南住居文化的最後一塊基因庫。」江柏煒認為金門有迷人的文化內涵。

金管處表示,在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有七座傳統聚落,都是閩南式的燕尾馬背建築,是金門最豐富的人文資產,金門開放觀光之後,有很多遊客專門為了來欣賞這些寶貴的民居建築,來到金門。

江柏煒昨日在演講中指出,田野調查是作為知識探求的方法之一,一九二O到三O年代,建築大師梁思成與林徽音以實地調查的田野方法,印證與了解宋徽宗時期「將作監」(宮廷中負責營造工程的單位)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而各學科也援引田野調查方法,擴展視野。

他指出,「好」建築的三大標準,可以以西方人還延續二千年前羅馬時期所提出來的「適用、堅固、美觀愉悅」三大原則,作為評判「好」建築的標準。而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建築風貌與城鄉表情,有不同文化的交融與混血,反映出某一代人共同的價值觀與美學觀。建築,從過去到現代,從現代到未來,標誌著歷史發展的軌跡與脈絡。而金門,可以說是閩南建築文化的基因庫,中西文化碰撞及交融的僑鄉實驗場,以及戰地氛圍濃郁的軍事基地。如何建構金門成為閩南文化研究的重鎮,擺脫地域狹隘的視野則是需要努力的課題,但也必須堅守文化的主體性思考。

江柏煒也以「報愧金門」的心情,認為在全球化穿透了每個地方,金門要航向何方?小額貿易的正面效益與反向衝擊、聚落保存與社區營造的危機、地域活化與振興的可能性、文化資產保存的急迫性::等,認為這也是大家所應重視和加以思考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