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湖浚深工程今年九月完工可蓄水卅六萬噸
開鑿於民國五十七年的小徑「蘭湖」,正由縣府工務局雇工進行浚深,以擴大蓄水量,預期在今年九月完工之後,完工後可有卅六萬噸的蓄水量,將成為地區自來水的主要水源之一,對協助金門遠離水荒的威脅,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金門地區因降雨量較少,豐枯分佈極不平均,可利用之地面水源甚為貧乏,湖庫容積甚小,集水面積又不大,縣府工務局為改善水質,擴大湖庫蓄水量,自去年發包進行小徑「蘭湖整治改善暨瓊林取水庫取水工程」,將開挖十七萬立方公尺的土方,完工後將可容納三十六萬噸蓄水量。
「蘭湖」原係一處低窪的湧泉區,金防部於民國五十七年動用兵工開鑿成湖,湖心築有乙座「蘭亭」,湖畔建築石頭小屋一幢,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先行在湖心建築木構的「九曲橋」,景致相當秀麗,是地區觀光據點之一。
「蘭湖整治改善暨瓊林取水庫取水工程」,包括庫底浚渫至高程十五公尺,浚深後蓄水容量增加至三十六萬噸,工程設計還包括有壩體改善、溢洪道及下游河道、左右岸道路改善及邊坡改善、新設取水站及抽水設備等,在工程告一段落之後,工務局也計劃進行道路改善及綠、美化工作。
據了解,大金門地區供水能力為每天一萬七千四百噸,一旦將蘭湖取水站及瓊林取水站合計每天三千八百五十噸納入,約可增加供水能力百分之廿二左右,對每二、三年就鬧一次水荒的金門,將有實質助益。
「蘭湖整治改善暨瓊林取水庫取水工程」,在包商積極施工之下,浚深範圍既深又廣,工程較之太湖浚深還來得壯觀,路過人車都不禁好奇探頭觀看一番,有的民眾認為,如此大之湖庫勢必能擴大蓄水量功能,但也有民眾擔心湖庫太深,萬一不小心掉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希望加強湖庫周邊的安全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