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鄉親年繳稅四十億元以上不再是台省負擔

金門鄉親年繳稅四十億元以上不再是台省負擔
縣長李炷烽昨日接見來自新竹縣的媒體記者時指出,金門與馬祖在兩岸關係中已經「小兵立了大功」,深盼中央不要再錯把金門當負擔,也呼籲國人共同疼惜金門。
昨日上午新竹縣的媒體記者一行三十餘人,由新竹縣政府人員陪同下,搭機來金展開三天二夜的參訪。該縣縣長鄭永金則於下午趕抵金門,在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之後與新竹地區記者會合。
李炷烽對遠客們的到訪表示誠摯歡迎與感激,並在致詞時指出,從地理區位上來看,金門確實是台灣的邊陲,但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現在金門已成為歐亞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尤以目前造橋技術的進步,只要搭起金廈這座橋樑,未來從金門可以一路開車到英國,到時候金門將不再是個離島。
李炷烽說,要達到這個目標,金門鄉親必須先有覺醒,並自助而後人助。李炷烽並提醒國人同胞對金門應有參與感,因為金門在國家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扮演了該扮演的角色,尤其小三通之後,兩岸關係的突破與進展,都是金門與馬祖這兩個小兵立的大功。倘若這項政策沒有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與全力促成,相信無法獲致如此豐碩成果。
李炷烽指出,包括菸酒稅、營業稅、遺產稅等稅賦,金門地區估計必須上繳三十餘億元給國庫署,再加上金門鄉親每年申報繳納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五億餘元,合計金門鄉親對國家的貢獻至少有四十億元以上。但扣除國防建設及中央駐金單位經費,中央給金門的補助款也在四十億元左右。李炷烽說,全國廿五縣市當中,金門縣庫的中央補助比例全國排名倒數第六至第八,只比台東、花蓮等偏遠縣市好一點點,但金門縣政府的財政自籌比例卻在全國排行前六至前八名,僅次於北、高兩市及桃園縣、新竹市等工商聚集的大都市。
李炷烽強調,金門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已竭盡心力、克盡職責,扮演好它應該扮演的角色,希望大家不要再錯把金門當負擔,也呼籲國人多到金門走走看看,多認識金門,多給金門一點資源,讓金門的路能走得更長、更遠。
新竹縣政府及當地媒體一行共三十餘人,由該縣縣長鄭永金陪同,安排了金門三天二夜遊的行程,在結束縣府的拜會後轉往金酒公司參觀。鄭永金則於下午前往縣府拜會。由於兩位縣長都是從立法委員轉換跑道而來,彼此間有諸多的相似之處,談起話來相當投機,也就縣政事務交換意見,並互贈紀念品及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