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議會聽取縣長施政報告 議員關心地區未來發展 紛就相關施政提出質詢
縣議會昨日聽取縣長施政報告時,議員關心地區未來的發展,希望縣府團隊在金門發展的關鍵時刻,要展現魄力,施政要能貼近民意,並在三通聲浪中爭取最利於金門發展的優勢,解決金門發展所面臨的困境。縣議會昨日議程由議長莊良時、議員蔡水游分別主持,縣長李炷烽率副縣長楊忠全、主任秘書翁廷為、及縣府各局室處與附屬單位主官、管列席,並於大會中提出施政報告,縣議員許玉昭、副議長許永鎮、議員陳恩賜、董東漢分別在會中發言,就相關施政提出質詢。
縣長李炷烽在施政報告中也針對當前面臨的困境與難題,提出了加強基礎民生建設,凝聚地方民意結合旅外鄉親力量共為家鄉發展打拚,同時修訂不合時宜之法令,組織再造,提升縣府團隊的行政效率,集中資源重點投資,提升觀光品質,加強行銷策略,深耕傳統文化,擴展教育廣度,強化兩岸事務……等當前努力的重點。
議員許玉昭針對縣府施政報告中,「家和萬事興」一詞有另一種的解讀,她認為易讓外界誤解府會一家親,是議會未盡監督職責。
她也建議李縣長應走出辦公室,貼近民意,了解民眾聲音,不要老是在縣府辦公室「象牙塔中」處理縣務,應登上太武山上,視野開闊,看看民間百姓的感受。她也強調「會嫌貨的人才是識貨」,對縣政有所批評是對縣政有所期待,縣府應設置管道讓縣民有機會提出建言。
對於年底大陸可能開放每日六百人來金旅遊,許玉昭也希望縣府應及早規劃配套的措施,並讓業者明白,以利後續的投資與業務推展。臺省企業界三通聲浪日益升高,許玉昭也希望縣府應爭取金門做為台灣與大陸兩岸郵件交換中心,及電訊直通的中繼站。
副議長許永鎮表示,李縣長日昨赴台參加「愛護國旗」行動,該活動多少有為馬英九造勢的傾向,介入台北市選舉與政黨間的衝突,對於地區的發展不太適合,這種場合盡量少去。
他進一步表示,金門所面臨的困境亟待突破,而縣長就是掌舵的領航者,應充分了解金門的特色困境在哪?做為政策推動的方向,以為現況解套。而在用人上要能知人善任,充分授權,不要有猜疑,以免政策作下來,與期望南轅北轍。
許永鎮指出,金門百姓沒有人權,平均有五分之一的金門公民受到監聽,這是司法漠視人權,也是金門人的悲情。
他也認為當前是金門發展的關鍵時刻,危機也是轉機,能將「沙漠花園」建起來,也表示金門未來就有希望。
縣長李炷烽對於外界認為他上任以來強硬態度與中央關係惡化的看法也提出澄清。他舉例說,中和五眷村的產權歸屬問題已塵埃落定,行政院已行文要求國防與縣府在近期內完成產權移轉;四年離島綜合建設計畫七個縣市,共核定了二百五十二億元,本縣就佔了一百○五億元,是分配最高的縣,而金門大橋行政院也指示由國工局展開規劃。至於赴台參加愛護國旗活動,身為政治人物,不得不作適度的表達。
議員陳恩賜認為縣長施政政策必須明確,百姓才看得清,才能有效推動縣政,對於觀光開放、國防管制的問題,陳恩賜也深有同感的指出,不只國防,中央對地方管制的更多,如何與中央建立良好的關係,以獲得善意回應與支持是推動金門建設中很重要的改進目標。
陳恩賜也認為,中轉既是兩岸發展的重點工作,中央民代在中央政策的爭取上,就必需發出功能性,適度表達地方的需求,而兩岸之間的交流與風險,要拿捏得準,縣府要向民眾宣導,以免誤觸法網。
陳恩賜也關心縣立醫院改立為署立醫院的進度及預算編列情形,他認為如果只是將名稱改為署立醫院,服務品質沒有相對提高,換湯不換藥,倒不如將補助的一億多元交由地方政府來做,反而較能靈活運用。
縣長李炷烽表示,觀光立縣、文化金門是金門發展的主要政策,觀光發展一方面吸引臺省到訪的觀光人潮,縣府同時也正對於開放大陸人士每日六百位來金觀光的政策尋求突破。
對於軍方釋出管制土地的問題,李炷烽說,經他三度與防區司令賈輔義私下洽談,賈司令能體會地區的需求,也同意將原本管制的八千公頃土地縮為六千公頃。
議員董東漢則強調,地區在兩岸發展的關鍵時刻,應作關鍵的抉擇,縣長應以非常魄力來解決目前的困境,而縣府團隊主官、管也要全力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