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小三通政策縣府提中長程規劃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633

中、長程的規劃方面,縣府提出下列建議:

(一)運用金門區位優勢,發展金門成為兩岸商旅、人員來往「樞紐孔道」。

1、提供「台商」往來大陸的需求。

2、擴大開放大陸新娘、設籍在台之大陸老兵、兩岸文教、體育等專業人士經金門便利往返大陸。

3、開放大陸人士入台觀光案,規劃經過金門,由金門擔負「安全閥」的柵門機制,消除國安顧慮。

(二)規劃金門為台商投資大陸(福建、華南)營運管理中心。

1、運用金門在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地理優勢,結合「可操之在我」的政策方向,配合新政府對「大陸投資政策」及「兩岸進入WTO」政策加以具體規劃。

2、允許投資大陸台商,經專案管理模式(例如加入台協會或經我方主管對大陸投資機關核准赴大陸投資廠商),准由金門入出大陸地區。

3、構建金門成為大陸台資企業訓練幹部之易地訓練中心。

4、在金門設置公司者,其投資大陸行為得不受相關須採間接(經由第三地)方式之限制。

5、金門與大陸金融業務直接往來。

(三)規劃金門產業運用大陸優質的生產要素,並釐訂提高投資誘因的配套措施。

1、大陸專業、技術人力引進措施。

2、大陸基礎勞力引進措施。

3、大陸基礎資源(電力、能源、水資源)的引進。

4、大陸資金、技術投資引進的措施。

5、大陸原物料輸入金門全範圍免關稅。

6、便利的人員、商務入出境簽証作業。

7、租稅優惠措施。

8、降低附加價值比例。

(四)規劃兩岸商貿交易的定位與具體措施。

1、金門與大陸兩地之商貿性質究屬:「國際貿易」或「邊境商貿」,應予定位明確,(建議採「邊貿」模式)。

2、針對兩地商貿特性,訂定有別於一般商貿之「商務往返、商品通關、商業管理、技術資金管理」等具體措施。

3、完整規範「岸際灘頭交易」。

(五)尋求雙邊協商的突破型式,將事務性協商權力下放地方。

1、海基會是目前政府唯一授權協商管道,唯當前環境情勢兩會協商管道處於無法啟動狀態。

2、金門與大陸兩地通航事務,在既有基礎下,地方層級雙方互動關係堪稱方便。

3、金門與大陸通航事務有其急迫性與務實性、其尚待協調、溝通之事務,包括航運事務、貨物進出、金融往返、人員入出境查驗、走私或違規行為之處理等等繁多迫切,若能將事務性之協商權力下放地方,將可有效針對民眾需求,推動並落實小三通政策精神。

縣府強調,這是個大和解的時代,海峽的鴻溝必將填平,兩岸也勢必走上談判的舞台;「金廈小三通」對金門鄉親而言,是經濟發展的新契機,對中央政府而言,則是政治新頁的開啟,而對兩岸中國人來說,更是善意、和平、互動的具體展現。縣府認為,只要妥為規劃、循序漸進,必能共創兩岸雙贏的榮景。



(系列刊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