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醫療小三通考察團中轉前拜會縣府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縣府報導。
點閱率:610
醫療小三通考察團中轉前拜會縣府

醫療小三通考察團中轉前拜會縣府

身兼台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的親民黨不分區立委高明見,昨率醫事協會百餘位成員中轉金門前往大陸地區,進行四天三夜的「醫療小三通」考察行程。行前特別拜會縣長李炷烽,就提升金門醫療水平等議題交換意見。李炷烽提出縣立醫院升格署立,花崗石醫院、縣立醫院資源整合,緊急救援前送廈門等建言,希望透過醫事聯盟的關懷,加速提升金門離島的醫療服務水準。

二○○一年由台灣各界醫事菁英籌組成立的「台灣醫事聯盟協會」成員一行百餘人,昨日在理事長高明見率領下,中轉金門前往大陸福建地區進行「醫療小三通」考察,行前特別轉往花崗石醫院參訪,並前往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縣衛生局長陳天順、縣立醫院院長林仁鑫等人的熱烈歡迎,彼此並就如何提升金門醫療水平等議題交換意見。

李炷烽首先點出醫療資源整合的問題,他說,花崗石醫院與縣立醫院彼此不過兩、三公里之遙,但各有各的設備,主管單位也各不相同,在部會間本位主義作祟之下,力量根本無法整合。李炷烽說,他在立委任內曾多次努力促成兩院整合,但大家各有想法、各有見地,希望藉助台灣醫事聯盟的力量,儘速協調軍醫署與衛生署,促成兩家醫院的整合。

有關縣立醫院升格為署立一案,衛生署中部辦公室今年雖編列二億一千萬元經費補助,但中央以「未改制完成」為由,在經費核撥上仍有「異見」。李炷烽指出,金門過去是勞保模範生,現在則是健保模範縣,當全國各縣市政府紛紛欠繳鉅額保費,且健保局虧損連連時,金門縣卻是極少數讓健保局「賺錢」,且又按時繳費的縣市,而中央每年補助金門的醫療資源,十年來每年平均不到一千萬元。李炷烽因此發出不平之鳴,認為中央不但不該虧待金門,還應該大力支持金門提升醫療水平,更不能以「未完成改制」為由不願核撥經費,也希望醫事聯盟能為金門發聲,為金門鄉親的就醫權益大聲疾呼,喚起中央對離島偏遠地區醫療品質的重視。

在緊急醫療救援工作上,李炷烽指出,金門因醫療資源不足之故,遇有緊急事故均需後送台灣就診,但每趟次後送費用高達三、四十萬元,衛生署卻僅象徵性地給予些微補助。縣府基於生命無價的原則與立場,每年均編列大筆預算辦理緊急後送,就資源的分配上完全不符公平正義原則,也對金門極有限的資源造成了排擠效應。李炷烽建議,基於人道及爭取搶救時效等考量,中央除了增加對金門的經費補助及資源投入之外,實應排除其他非人道因素,在緊急狀況下允許前送病患至廈門就診。

高明見則表示,就他所知,金門確實是全國健保資優生。對縣院升格為署立一案,中央既已做成決策,就該編有配套的人力與相關經費,也認為健保局及有關部會應該花更多的心力來協助提升金門的醫療水平,促成兩家醫院整合。

此外,高明見並進一步提出透過兩岸醫事交流建置「金廈醫療網」的建議,希望建構金門成為「醫療園區」,開放福建地區台商經小三通管道,在三十至四十分鐘的航程內抵達金門享受醫療服務,一方面可有效提升金門醫療水平,解決前送或後送的問題,同時可以照顧到閩南地區台商的醫療服務需求,對台灣醫療形象的提升亦有極大助益。

高明見表示,此次組成「醫療小三通」考察團,主要目的即在考察大陸地區的醫療環境,並透過面對面的溝通,瞭解台商的實際需求。未來也將在立院持續提案,希望早日促成縣院升格及金門成立「醫療園區」等構想。

除了前述多項議題之外,縣衛生局也特別準備了一份書面簡報,針對地區亟待解決的醫療問題提出多項建言,包括:建議開放大陸醫事人員來金執業,鼓勵醫療專業人員來金服務,促請儘速將縣立醫院升格為署立,加強緊急醫療空中救護服務,擴建急重症醫療大樓,提升金門醫療作業執行能力等。

台灣醫事聯盟協會,成立於二○○一年,主要宗旨在推動兩岸醫事交流,協助解決台胞在大陸地區的就醫問題。擔任首屆理事長的高明見,係台大精神外科教授,也是親民黨不分區立委。此次「醫療小三通」大陸考察行程,將前往拜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及中山醫院,遞交「合作意向書」,並安排與廈門、福州、泉州等地台商座談,預定廿一日返抵金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