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緊急後送件數去年成長四倍
據縣衛生局統計,地區去年執行緊急後送件數共計九十八件,後送的病患人數高達一百零七人,較前年(九十年)後送廿八人成長近四倍之多,為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及減輕財政的負擔,縣衛生局研擬未來對病患採取百分之五部份負擔。
針對金門地區緊急後送件數呈直線快速成長,除了凸顯離島醫療資源嚴重不足,估計一年政府需支付至少要六、七千萬元經費,經費來源包括有衛生署補助、離島建設基金,另還有地方政府配合款,已為整體財政帶至相當沈重的負擔。
地區目前在緊急後送作業,除了SOS國際組織的固定翼機緊急傷病患空中救護,係今年元月三十日再度完成新約簽訂,合約自今年二月一日起生效,迄今年七月三十一日止,為期半年,以新台幣八百一十萬標出,以每月三基本航次計算,平均每趟四十五萬元。
另去年九月開辦夜駐直昇機緊急傷病患空中醫療救護,一度因經費無著落,招標作業出現停擺,直至前天才完成新約續定,新約為期三個月,以台幣八百一十九萬元由德安航空公司得標,自二月廿七日起至五月廿六日止,若按合約規定每月執行緊急後送基本航數七航次,平均每趟三十九萬元。
雖然每趟緊急後送,飛機出動平均一趟達三十九萬至四十五萬元,不過,政府本於生命無價、縣民至上的原則,仍不計成本投資付出,但為嚴防不符合空中救護適應症濫用有限醫療資源,未來,醫療單位將嚴加審核把關,此外,縣衛生局也研擬未來針對緊急後送病患收取百分之五的部份負擔。
根據衛生署八十六年公告的空中救護適應症,包括創傷指數小於十二,或年齡小於五歲、創傷指數小於九。昏迷指數小於十。頭、頸、軀幹的穿刺或壓碎傷。脊椎、脊髓嚴重或已導致肢體癱瘓的創傷。二處以上的長骨骨折或嚴重骨盆骨折。二、三度的燒傷。溺水併發嚴重呼吸系統病症、器官衰竭需加護治療等。
縣衛生局以去年全年後送人數高達一百零七人,以十二個月計算,平均每月後送人數達八點九一人,每三點四天就有一人後送,後送比例相當高,除了將進行全盤檢討原因外,同時也呼籲民眾珍惜有限的醫療資源,避免有浮濫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