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馬騰以感恩之心出版「走過滄桑歲月」一書為時代做見證
烈嶼國中行政組長林馬騰在工作閒暇之際,用他細緻的妙筆,描述他一生中經過的滄桑歲月,真情洋溢,以充滿感恩的心情,為這多難的時代做見證,希望大家能珍惜目前所擁有的這份福氣。
上林村籍的林馬騰,早歲獻身軍旅,民國六十三年戍守大膽島,任少校營輔導長,六十四年在反砲戰任務中腳斷受傷,以國防部頒「作戰二等殘」退役,轉任公職從事教育工作。
喜愛文學、寫作的林馬騰,在服役期間就不斷投稿本報,發表許多深受讀者喜愛的文章,林馬騰深厚的文學造詣,個人也出書,最近,他又以一生的親身經歷過程,出了一本「走過滄桑歲月」的書,巨細靡遺的將他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描述出來,除了代表他這個年代之生活體態,同時也代表同年代之金門人的生活,尤其在他一段軍旅生活中之描述,更能代表戰地政務時代軍民生活的寶貴經驗。
縣長李炷烽也為他的書寫序,序文中指出,往昔金門,孤懸海隅,民性淳厚、保守。人們過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樂天知命、與世無爭的生活,儼然為世外之桃源。又因地理形勢的因緣際會,以民國三十八年為轉捩點,把金門推上中國的歷史舞台。歷經烽煙試煉,而造就金門之地位,亦因戰亂而遭到箝制、壓抑,而造成金門之悲情。無可諱言的,金門自東晉時期,中原義民南遷以來,一千六百餘年,未有如近五十年變動之劇、進步之快者。金門歷經前人的慘淡經營與辛勤建設,才有今日的富足,而今日的富裕,卻是過去勤儉的結果。若非生於戰亂中、長在硝煙下,經歷和參與過這劇變年代的人,實難以領會那段最艱困的歲月,林馬騰細膩的從衣、食、住、行、育、樂::著手撰述,記下金門蛻變的過程,雖是斑斑血淚,娓娓道來,卻是真情洋溢,不怨天、不尤人,以充滿感恩的心情,為這多難的時代做見證,希望大家能珍惜目前所擁有的這份福氣。
撫今追昔,緬懷先民篳路藍縷,開拓家園之不易,面對今日現代潮流之激盪,將再次的蛻變、轉型,又將是一種新的挑戰,也充滿了新的願景。我們的確有許多的期許與夢想,就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永續經營這塊土地吧。
烈中校長吳啟騰也在序文中指出,金門,在近代歷史中,真是一個非常特殊且難以描述的地位和角色,而金門人,更是歷史的見證者,他曾是苦難時代的受難者,也是悲情與苦難的代言人。林馬騰用他細緻的妙筆,描述他一生中經歷過的滄桑歲月,及坎坷、辛酸、苦難的奮鬥過程,讓同樣經過這段日子之同輩有所回憶與見證,並改變現今擁有美好日子的一切奢華、幸福、快樂的金門人,能心存感恩,發揚「知福惜福,為人造福」的理念,使金門人在好還要更好的需求中,記取以往之悲情歷史,開創時代新猷與永續生存發展之目標,這種思古幽情的胸懷,值得我們學習與倣效的。也希望藉著此書的發表與出版,能帶給更多同輩人回憶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的情懷,並留給晚輩一部真實的血淚滄桑史,啟發後進知福惜福。
林馬騰在書中回憶他的半百人生,從貧窮困絀的滄桑歲月走來,都是一步一腳印的血淚史,他生於對日抗戰末期,長於內亂戰禍之中,過著三餐不繼、衣不蔽體,住大洞、躲砲彈的日子,這些從坎坷、辛酸、苦難中,所掙扎過的歲月,幾乎已快被時人所遺忘,回顧流逝數十載,影像鮮明歷歷在目,卻已皆成過眼雲煙,如今社會繁華富足,生活在幸福的環境之中,幾人能體會當時那篳路藍縷的奮鬥過程,走過來時路,沒有悲情與怨尤,對現今所擁有的,只有心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