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現有湖庫儲水量至七月無缺水之虞
台灣本島目前正面臨五十年來第二嚴重的乾旱,包括北部及澎湖地區將從今(六)日起實施第一階段限水。縣長李炷烽昨日指出,以金門現有湖庫儲水量,至少未來四個月以內沒有缺水之虞,但仍盼望中央同意從大陸接水,一勞永逸解決金門水資源問題,否則一旦台金兩地同時面臨水荒,台省自顧尚且不暇,勢必沒有餘力來照顧金門。
隨著台灣本島的嚴重旱象,包括台北縣市、桃園、新竹及澎湖都將自今日起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措施。五年一大旱的金門地區,昨日則飄起雨來,總計從凌晨零時起至晚間八時三十分為止,共降下了四點五公釐雨量,在全國各自動雨量觀測站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彭佳嶼。
金門縣自來水廠統計指出,目前金門各湖庫的總蓄水量達一百十四萬噸,其中太湖供水系統(含田埔水庫、陽明湖),即便不下雨,都還能支撐一百三十九天的供水需求。榮湖供水系統(含擎天水庫、山西蓄水塘、金沙水庫)更可供水達二百零九天。小金門供水系統(含蓮湖、西湖、菱湖)則可支撐一百一十四天。地下水方面,大金門西半島共有二十二口深水井,最大供水量為每日一萬二千六百噸,目前則維持七千八百零三噸的正常出水量。
李炷烽指出,以目前的湖庫儲水量還可以撐到七月份,也還不到實施限水措施的時刻,不過一旦台灣發生嚴重旱象,勢必自顧尚且不暇,很難有餘力照顧到金門,因此必須未雨綢繆想好「自給自足」的應變方案。
李炷烽說,金門地區每五年就會出現一次嚴重旱象,穩定而充足的水源對金門發展的重要性亦不言可喻,縣府雖已規劃在金湖鎮下湖興建人工湖庫,但受到地區天然條件不佳的影響,再多湖庫也只能應一時之急,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因此縣府正以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的經費進行大陸供水金門的研究與規劃,四月份還將邀請大陸福建省水利專家來金進行研討,為兩岸通水預作規劃,也就通水的技術層面交換意見。
李炷烽強調,不論從需求面或供給面來看,由大陸供水金門恐怕是未來非走不可的一條路,也盼望中央以台灣水荒的經驗重新思考,儘速同意金門與大陸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