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與七十多位外地來金任教老師座談語多感謝關心期許
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下午與七十多位外地來金任教的教師座談中,對這群年輕的教育界生力軍語多感謝、關心及期許,他強調,教育是良心事業,教育雖然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原理,但他鼓勵有愛心的教師全心為金門教育奉獻。
「本縣各學校外地來金任教教師座談會」昨天下午三時起在金湖國小會議室舉行,由李縣長親自主持,同時邀請七十多位目前在金任教的外地來的教師參加,與會還包括教育局長盧志輝、人事室主任翁正義、主計室主任黃景舜,以及全縣各國中小校長全到齊。
本身是教育出身的李縣長希望透過座談,實地了解外地來金任教教師的生活起居及需求,李縣長認為,千里迢迢來金任教教師若能安定自己生活起居,便能安定班級,進而也就能教好學生,所以地方政府甚為關心重視。
有鑑於本地與外地教師在需求上有所不同及區隔,因此,縣府特別將教師座談分開辦理,換言之,本地教師座談將另行安排,無所謂「大小眼」之說,事實上,李縣長與各機關團體或各業者座談,一向是稀鬆平常的事。
李縣長認為,每個小孩都是家庭的寶,家長都希望自己小孩出類拔萃,因此對教育要求高,相對教師也面臨空前挑戰,不過,教育原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教育本質在於生活潛移默化,儘管教育工作是艱辛,但教師是責無旁貸。
有教師反映小學校學生參與活動多,其次,藝能科教師匱缺,一人包辦情形極為普遍,李縣長也感受小學校難題,更憂心小學校的學生愈來愈少,將來勢必走上關門一途,也因此他主張教育資源整併,校園轉化為其他用途,然而也引發不同價值觀判斷及聲音。
李縣長也以有家長提出學生營養午餐自付而進行意願調查而招致來自各方誤解一事,帶給他內心莫名傷痛與衝擊,他強調,免費是政策,但若家長願意自動自發自付,其捐贈證明可抵稅,他也說明,社會價值有待澄清,更有賴教育扭轉。
針對有外地來金任教教師建議政府能協助爭取台金機票比照本地民眾以八折優待之建言,李縣長則歡迎他們將戶籍遷到金門,甚至在金門落戶定居,便可享有本地民眾這項福利;有關教師合格證書申辦遲遲未核發一事,教育局長盧志輝也說明,主要金門教師人數少,核發作業採每年集中辦理一次。
至於台金教師的「互調」問題,盧志輝指出,按全國教師遷調規範規定,以兩年四學期為原則,不過若情況特殊也有例外;台籍教師對金門合格教師甄選過程公開、公平,也表達肯定之意;也有教師提議注音符號認讀提早在幼稚園大班教學,以及提高模範生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