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施明德勉青年學生拒絕絕望永保信心開創人生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城報導。
點閱率:526
字型大小:
施明德勉青年學生拒絕絕望永保信心開創人生

施明德勉青年學生拒絕絕望永保信心開創人生

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昨天下午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以「逆境哲學」為題,向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金門班學員和到場旁聽者講座時,針對自己坐了二十五年黑牢,訴說過往心路歷程和人生智慧分享,強調人處在逆境下不要每天怨天尤人,應好好運用時間鍛鍊成長,懂得適應環境、拒絕絕望、學會品嚐寬恕、永保信心,並在人生中不怕苦難、抗拒誘惑,以造就有意義的人生。

這場講座昨日下午二時起舉行,包括金門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縣議員謝宜璋、李沃士、前立委朱高正、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執行長汪明生等人,也都到場參與和聽講。儘管是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金門班例行的課程,但在邀請知名的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到場講座,還是吸引許多民眾到場旁聽。

施明德在以「逆境哲學」為題談到自己走過的人生歲月時,從得意和失意、順境和逆境、痛苦和快樂的角度,談到自己坐黑牢歲月經過,也了悟到處在逆境下的人,不要每天怨天尤人,最重要是要好好運用時間鍛鍊成長,將吃苦當做是吃補。碰到不好時,能認真思考下一步怎麼走,一定能有所得。他也覺得,能懂得適應環境、不要只會要求環境適應你,才能在逆境中安然度過。施明德也希望處在逆境中的人,能拒絕絕望,因為人生不能重來。而成功的基本條件,在於自己角色的扮演正確和忠實。處在逆境時,千萬不能喪失信心,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則必須具備有指引大方向的智慧、知人善用、堅守大原則、能鼓舞團隊信心和勇敢前進的勇氣,當然也要承受壓力和誘惑。

施明德認為,逆境不會永遠存在,當時來運轉時,自己必須思考存在的價值。更要學習欣賞包容的美感,學會品嚐寬恕的愉悅。

他也不諱言指出,民進黨當取得執政、站起來時,有許多人包容性、包容力還是不足,值得省思。他並認為,寬恕是無條件的,而恨是很沈重的負擔,因此,有了徹底的參透,才能不被自囚、走出心牢。他並強調,苦難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有適度挑戰和回應,才能造就有意義的人生。希望大家在承受苦難易、抗拒誘惑難同時,能拒絕絕望,永保信心走下去。 

  施明德曾在民國五十二年在小金門東林擔任砲兵少尉觀測官時涉嫌叛亂被捕,上一次訪問金門是八十四年清明節,他提出金馬撤軍論的第二年。這次來金三天訪問,除了應邀做專題講座,昨下午並與金門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等人,就金門定位發展議題和在場民眾進行座談。今(九)日他將遊覽大、二膽海域及前往小金門參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