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宗謝華東金門陶情陶藝展亮眼登場
被譽稱金門「陶藝雙傑」的本土陶藝工作者、愛好者王明宗、謝華東,昨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金門陶情」陶藝展,推出五十多件既有手拉胚的創意陶作和塑像造型的巧妙作品展出,讓到場參加揭幕發表茶會的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翁廷為、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和藝文同好、鄉親領略了陶藝之美同時,並對他們將泥土化作件件精美作品,和賦予陶藝作品生命力的表現與成就,都在激賞之餘期許再接再厲,更上層樓,以將金門陶藝藝術推上世界舞台。
「金門陶情」王明宗、謝華東陶藝展,昨日上午十時起在縣立文化中心舉行揭幕發表茶會時,由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翁廷為主持,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前任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傅子貞、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及藝文同好等近六十人到場參與。
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首在致詞時,也以自己在金門陶瓷廠工作二十一年八個月,任廠長八年、副廠長十一年、課長二年八個月時間,每天都有新挑戰,也認為陶藝藝術相當廣泛,並舉了市面上相當少見的「骨灰瓷」,及一段燒窯人為燒製紅色象徵吉利的陶藝品,作為皇帝的生日賀禮例子,說明一位製陶老師傅對後輩燒陶技術者所言,「一個人必須要有骨才能站起來」的啟示,及為了父親能完成燒出一件紅色陶藝作品,做女兒的不惜跳入窯內,終促成作品燒製成的「道聽塗說」故事。強調了陶藝作品在溫度、釉色、支撐等,唯有多研究和試驗、判斷,才能像王明宗、謝華東兩人,將每一件陶藝作品賦予生命,讓靜物不在是死的。
前任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傅子貞對於金門陶藝學會成立短短幾年,但辦理陶藝展出辦得有聲有色,也希望金門陶藝學會為將金門陶藝文化宣揚出去,繼續努力。參展的王明宗也致詞指出,今年十月份大陸漳州一項陶藝邀請展,屆時金門陶藝學會也將參展進行藝術交流,也希望各界共同為金門藝術發展來努力。
省府秘書長翁明志也對展出作者長期投入藝術創作的用心,化腐朽為神奇的巧思創作,及對藝術工作常常要忍受挫折失敗、孤獨寂寞,才能製作創造出栩栩如生、賦予作品生命力的作品,是期許再接再厲,更上層樓,以將金門陶藝藝術推上世界舞台。
「金門陶情」王明宗、謝華東陶藝展,計展出兩人創作陶藝作品五十餘件,件件均富巧思和創意,值得大眾到場參觀欣賞。其中,王明宗作品以塑像創作最多,謝華東則以手拉胚的「抽象」作品見長,表現方式雖然不盡相同,卻各富陶藝的不同意境。
王明宗,現任金門陶藝學會理事長,從事陶藝創作二十多年,從早期以高粱桿拌料作釉燒成「風獅爺」起,創作從不間斷,其中作品均以粗獷雄渾生動見長,如「阿嬤」的慈祥和藹、「母愛」的包容偉大、「阿七遷豬哥」的鄉土情趣、「關公」、「鍾馗」、「媽祖」等,均係對歷史人物的崇拜。
謝華東,現職賢庵國小教導主任,一九九三年師從台北師院美教系教授羅森豪學陶後,開始推動陶藝教學活動及創作,作品以抽象方式及釉藥的美表達對「農村生活」、「兒童記趣」、「家的互動」等等「鄉居」的情趣,與對生命的熱愛作一番詮釋,充滿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