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推出CPR訓練班由專家親自傳授救命功夫
為強化救護專業技能,縣衛生局昨日辦理一項心肺復甦術訓練班,由縣立醫院外科主任董文雅醫師傳授救命功夫與技巧,讓參與訓練人員從做中學,經由平日訓練,結合理論與實務為一,親自體會意外事故發生時,能發揮平常CPR觀念及技術,展現熟練急救功夫,以降低重大事故的死亡率。
這項心肺復甦術訓練,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假衛生局會議室展開,由衛生局長陳天順主持,縣立醫院外科主任董文雅講解有關CPR救命術理論,同時於CPR教室實際進行演練,親自領略這門可以讓人起死回生的CPR救命術。
陳天順致詞時指出,在國外心肺復甦術幾乎是每個人必學的一項技術,在國民教育課程就有CPR的課程,而國內學過CPR的民眾不及一成,遠不及先進國家的三到五成,因此醫界積極而努力在推廣這項心肺復甦術訓練。
縣衛生局近年來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推廣CPR的課程,希望人人都能學會利用CPR,習得急救技術在身、自利而利人。
董文雅醫師在課程中介紹講解有關CPR的理論時指出,CPR總共有五個執行步驟,先呼叫病患,確定病患有無反應。並確定病患無反應後,呼叫一一九求救。對施救者以壓額抬顎法,壓住病患的額頭同時抬起病患的下顎,打開病患呼吸道,檢查有無呼吸,同時清除卡在病患呼吸道中的異物。確定有無呼吸後,施救者以口對口人工呼吸對病患吹氣兩次,吹氣時要覆蓋住病患的鼻子,以確保空氣進入病患的胸腔。施救檢查病患有無呼吸及心跳循環,若無則按壓病患胸部十五次。若病患未恢復呼吸及心跳循環,則重複步驟,直到醫護人員趕到。
董文雅強調,並非所有的患者皆可以CPR急救,除了肢體斷裂病人外,所有失去呼吸的患者,緊急狀況發生的前四分鐘,若病患可以得到基本救命術,存活率可大大提高,因此說CPR正為基本救命術最重要的一環。
除了理論講授,並實際到CPR教室安排分組操練,由醫師董文雅及助教張淑娟等人分別指導,參訓人員利用CPR安妮,實際操作演練施救過程,訓練方式生動活潑,參與人員學習CPR救命術的態度都相當認真,同時依施救程序與施救動作進行測試考核,驗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