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吳成典立院發表金門宣言要求重視金門離島醫療等需求

發布日期:
記者: 鄭大行/綜合報導。
點閱率:470

縣籍立委吳成典昨日在立法院的施政總質詢議程中,以「棄嬰」形容金門的處境,要求行政院重視金門離島的醫療需求,以及軍占民地歸還等問題,落實照顧離島住民的生存權。吳成典同時發表一份「金門宣言」,邀請院長游錫見證簽署。

立法院昨日進行施政總質詢,縣籍立委吳成典在質詢中,首先感謝游院長於前日的行政院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中,裁定多項利多政策給金門離島,希望行政院能劍及履及儘速付諸實施。

吳成典隨即以「台灣是亞細亞的孤兒,金門是台灣海峽的棄嬰」為題,訴說金門是一個悲情的島嶼,並詢問游錫的看法。

吳成典指出,金門鄉親與台省民眾繳交同樣的健保費,卻享受不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戰地政務期間輸錯血、打錯針致人命傷亡者不計其數,希望政府不要重蹈覆轍,而縣立醫院在小金門的烈嶼分院,硬體建築美輪美奐,卻找不到醫師願意前往服務,中央政府有責任協助解決。

此外,早期金門國軍因軍事防務需要強佔民地,或以青苗補償方式徵用民地,現在駐軍減少而逐步釋出土地,卻要求民眾以公告地價贖回,吳成典認為這樣的政策相當不合理。

游錫在答詢時表示,台灣受制於外交困境無法加入聯合國,但在二千三百萬同胞的努力下,無論是政治民主、經濟發展均有長足的進步,國際友人均予以肯定,我國已不是「亞細亞孤兒」。對於金馬離島,游錫表示,政府將依照「離島建設條例」立法意旨依法執行,針對上述反映事項,行政院也會逐步改善。

吳成典當場並提出一份「金門宣言」,請求游院長簽署做見證,讓金門成為「和平化」、「特區化」的地區。

游錫對這份宣言內容表示敬佩與肯定,但強調他是依據憲法規定到立法院來接受質詢,不方便簽署,但相信國會殿堂、出席立委及在場的媒體記者,都可為這份情真意切的宣言做見證,行政院也已充分瞭解。

該項「金門宣言」的全文如下:

「金門,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宋明多文士,元清出武將。過去半個世紀因烽火連天,兩岸對峙,戰地沒有發展。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戒嚴,兩岸重新交往,給金門帶來一點生機,鄉民無不引頸企盼。值今海內外金門鄉親,旅居台灣有二三十萬之多,遷徙南洋的華僑約七十萬有餘,在鄉守土者亦近六萬。

金門,面積大約一百五十三平方公里,比對岸廈門島略大,自古金廈同源, 本為一體,經五十年的人為隔閡,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特色。近年來,相對於廈門經濟特區的蓬勃發展,金門像汪洋中的一條船,在台灣海峽載浮載沉。

五次激烈台海戰役,血流成河,金門無一倖免。在同一部憲法下,台澎金馬共同生活了五十幾年,已成生命共同體,情同手足。金門人在台灣落地生根,吃台灣米喝台灣水,與台灣人一起呼吸,從台北到高雄有十幾個金門同鄉會。金門永遠不可能背離台灣,台灣也一定不會放棄金門。

實施小三通,金門與廈門之間有固定航班渡輪來往,兩門交流頻繁,已經使金門角色和平化,變成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橋樑,金門人愛台灣也愛大陸,經濟上我們希望與廈門一起成長,互補發展,形成海上雙子城,金廈生活共榮圈。金門有潛力發展,一定會是國家的資產而不是負債。

金門人飽受戰爭摧殘,深切體會戰爭無情和平無價,我們愛好和平反對戰爭;金門在台灣與大陸之間,我們追求雙贏,我們燃燒自己照亮兩岸;在兩岸和解的過程中,我們希望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我們須要兩邊一起施捨回饋金門,請給我們金門一個機會:

|和平化,

|特區化,

讓我們所有的金門人,心手相連,建設家鄉,為國爭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