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吳友欽金門社區大學需求規劃研究抽樣調查民眾求知意願強烈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特稿報導。
點閱率:414

金門藝文界倡議成立社區大學促進會,依據吳友欽校長對於金門社區大學需求規劃之研究抽樣調查,金門地區民眾認為需要設置社區大學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三,如果成立金門社區大學,願意來選課的民眾比例佔百分之八十五點一,顯示民眾對於設立社區大學需求殷切,求知意願強烈。

繼日昨(十九)日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張火木、前金城國中校長楊清國、高雄市七賢國中校長吳友欽共同發起的金門社區大學促進座談會,昨日中午吳友欽假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發表他對於「金門社區大學需求規劃之研究」初期調查發現。

他說,此次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首先蒐集相關文獻進行敘述性分析,並採因素分析法歸納影響社區大學規劃之關鍵因素,再針對金門地區一千一百位民眾進行抽樣調查,有效問卷為八百二十六份,有效回收率達百分之七十五點○九。他指出,本次調查綜合國內外文獻及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辦理現況,針對社區大學規劃的重要項目,包括設置目的、設置地點與機構、宣導方式、上課時間、課程安排、上課方式、講師來源、學習證明及收費方式等九大要項調查分析。

吳友欽指出,在抽樣調查中發現,金門地區民眾認為需要設置社區大學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三,顯示需求殷切,而如果成立金門社區大學,願意來選課的民眾比例佔百分之八十五點一,求知意願強烈。

他也就抽樣調查中分析成年男女、各鄉鎮民眾、不同年齡民眾、不同職業民眾、不同教育程度的民眾、不同婚姻狀況的民眾、不同收入的民眾在社區大學規劃的九大項個別因素上的需求傾向與顯著差異。

在調查報告中他也建議政府部門應加速規劃配合我國社區大學教育的相關政策,地方政府應適度介入,教育部也能協助輔導,以引導社區大學正向發展;政府每年應提供固定比例的經費補助,扮演整合社區資源的角色,避免有限資源重疊或浪費;並定期訪視評鑑,獎優汰劣,以促進逐年導入辦學正軌;社區大學應有專屬上課場所,或將社教機構轉型為社區大學。

對於主辦單位的建議,吳友欽建議對社區大學的精神理念,應予堅持;重視與運用有效的行銷策略,訂定獎勵優惠辦法,激勵民眾學習動機;培訓義工幹部,幫助推動社區大學發展;尤其女性是成人學習的主體,宜協助解決困難,使其安心參加;金門地區老人口比例偏高,約佔百分之十三點四,(西方國家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百分之七以上即稱為老人國家),宜鼓勵踴躍參與;善加利用隔空教育,彌補師資之不足,並讓社區成人教育更加普及。

在對民間團體的建議,他認為應積極投入課程規劃,創造社區共同利益,社區各組織及民間團體,共同負起社區改造之責,建立資源共同網路共享資源避免浪費。

在社區大學教師及學員方面,他建議應深入瞭解學員的特性及需求,並鼓勵學員學習具社區大學特色之課程;同時教師課程要切合學員之經驗知識,學員能將所學投入社區公共服務,促進社區全面發展。學員要能勇於發揮監督者的責任,共負成敗之責。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