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豐收生產過剩保價收購相關單位傷腦筋
今年由於氣候適宜,小麥產量甚豐,預估今年收購量將高達五百餘萬公斤,金酒公司、農會乾燥中心都出現「倉滿為患」情形,加上金酒公司先前曾試驗發現,地區生產的小麥並不適合釀酒,收購之後的處理與利用已造成另一項負擔,縣府昨日特別召開會議,針對小麥保價收購政策進行檢討,與會者對保價政策的維持大致獲得共識,但如何維持供需平衡及公平照顧農戶,則仍有待相關部門深入研究。
昨日下午縣府假第一會議室召開「小麥保價收購政策檢討會」,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財政局長林德恭、建設局長李增財、觀光局長陳朝金、農試所所長楊水森、畜試所所長陳世保、金酒公司總經理林振查、農會總幹事黃永堆等人均出席參加。
承辦單位在報告中指出,金門地區高粱、大、小麥保價收購政策有其時空及天然環境的背景因素,主要用意則在照顧農民,改善農村環境,縮短城鄉差距,實施以來造福無數農民。由於地區生產的小麥無法製麴,經縣府補助由金酒公司購入後,僅能搭配高粱入池發酵。金酒公司並經試驗結果發現,倘若調高小麥比例,反而將降低釀酒量。該公司遂於九十年九月廿八日函報第二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做成決議,建請保價收購政策以高粱為主。
此外,今年由於氣候適宜,小麥大豐收,至五月十三日為止,縣農會以收購四百零一萬一千一百餘公斤,而且還在持續收購中,預估今年的收購量將高達五百餘萬公斤。未來收購的小麥該如何倉儲,又該如何處置,讓金酒公司傷透腦筋。
昨日的會議當中,農學背景的官員們對保價政策多持正面態度,強調高粱、小麥的種植與金門地區特殊的土壤條件與天候環境有密切關係,改植其他經濟作物有實際上的困難,且貿然停止小麥保價收購,將導致農地拋荒,導致農村經濟崩潰,拋荒後的農地雜草叢生,也將成為病蟲害滋生、傳染病蔓延、過敏植物源滋長的溫床,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生態環境,威脅縣民健康。
但根據歷年收購相關資料分析,也可發現春作高粱種植面積少,收購補助經費的資源分配較為合理。秋作高粱及冬季裡作小麥則分配不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經費,僅集中於少數二、三十戶農戶,未能有效達到公平照顧農戶生活的最終目的。
楊忠全強調,縣府並未考慮取消小麥的保價收購,只希望透過會議研商來集思廣益,對目前政策進行調整,朝公平照顧農友的方向努力,也希望同時解決金酒公司對小麥原料過剩的困擾。
林振查建議,除了購入原料的處理之外,縣府應同時監督「來源」的問題,不能讓照顧農民生計的良法美意遭到少數不肖份子的扭曲。林振查也強調,不論縣府最終的決策如何,金酒公司都將全力配合。
李增財則表示,外國知名的威士忌酒廠,為了尋找適合釀酒的小麥,每年都投入龐大的經費、人力與物力進行研發,建議有關部門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找出一個農友、金酒公司雙贏的新策略。
由於該項政策牽涉廣大農友權益,也牽動著金酒公司經營策略與未來發展,楊忠全表示,縣府不會貿然做出任何決定,類似會議也將持續召開,以尋找最適妥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