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億五千萬元健保費,換不回一趟緊急後送?
長期以來,醫療資源不足一直是金門人心中的痛,近日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蔓延,更是完全暴露了金門醫療體系的薄弱,以及緊急後送機制的不健全。
在整個抗疫作戰的過程中,中央到底為金門做了些什麼?資源匱乏的金門又該如何自救?身為地區民意代表,個人心中有著很深的責任感,認為有必要在此刻針對問題來進行探討,也衷心盼望中央能夠傾聽地方民意,儘速為金門找到一條活路。
●後送機制不健全‧中央對問題視而不見
金門在地理環境上與外界完全隔離,除開海、空交通之外,並無其他對外管道,這種封閉性的天然條件,使得醫療資源的不足顯得更為迫切。為了暫時紓解醫療體系的壓力,也解決部分無法就地處理的個案,因此有了後送機制的設計。
在金門陸續傳出SARS通報病例後,病患後送機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從十七日通報的許女士個案,就充分暴露了這個問題,當島上的醫療體系幾乎被SARS癱瘓時,後送管道卻也失靈,終於衍成病患人球的慘劇,並透過電視媒體呈現在國人面前。民航機拒載也就罷了,竟然連消防署國家搜救中心也不願出勤,據了解理由竟然是直昇機無法加油,這一幕人球悲劇,難道不是另一次的「八掌溪事件」?
中央上自總統府,下至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在整個抗疫作戰過程中,始終沒將金門看在眼裡,只有衛生署前署長涂醒哲,以及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曾因關閉小三通的民意壓力而來到金門視察,涂醒哲還拍著胸脯保證,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當金門真正需要中央的人力、物力支援時,不但醫師找不到,連口罩都送不過來,讓人不禁感慨,台灣海峽怎會如此寬、如此深。
相較之下,澎湖似乎比金門要幸運得多,同樣有通報病例,同樣遭航空公司拒載,但總統陳水扁還記得下令緝私艦專船載送,卻忘了金門已經有一例病例已在日前不幸過世。
除了檢討中央應負的責任之外,個人認為,縣長李炷烽是否也應檢討,為何比起同屬在野黨的澎湖、馬祖,金門跟中央的關係就是比較差?李縣長適不適合每次都跳上火線、槓上中央,打壞中央與地方的伙伴關係,值得深思。
●隔離病房不足‧後勤資源斷炊
從縣立醫院收治的第一位經疾管局審定的SARS可能病例之後,院內隔離病房不足的問題立即顯現。目前縣立醫院「號稱」有兩床隔離病房,實際上,這兩床應該說是「一個病房兩張床」,由於衛浴設施的設計不當,只要病患使用衛浴設施,「前室」即成為污染區,也讓病房前、後室的兩道防線頓時被錯誤的設計打破其中一道,這也正是許女士前往國軍金門醫院就診後,遲遲無法順利轉診至縣立醫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消毒淨空則是另一個原因。
早在涂醒哲及蔡英文來金視察時,即有人當場反映金門對抗SARS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故高層對金門醫療體系沒有替代性的現況,早應瞭若指掌,當時蔡英文即應允擴增兩間隔離病房,涂醒哲更拍著胸脯保證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所有資源供應無上限。事實上呢?衛生署連第一線醫護人員最基本的「武器」:N95口罩,都無法足量配給,所有的「支票」也都一一跳票!陸委會雖然送來數以萬計的口罩支援,卻是在大陸廈門方面送來免費口罩後,才緊急從香港徵調而來,雖然是場及時雨,卻難免讓人有政治性聯想。
●醫療軟硬體不足
目前金門縣立醫院正式編制的護士有二十三人,醫師十六人,採約僱方式聘用的護士則有三十九人,院方為因應日益增加的醫療服務需求,曾提編制人員的擴編計畫,經縣府核准後,卻遭人事行政局打回票。在醫師的專業方面,目前最欠缺的是胸腔科、急診科及感染科。不論人力或醫師的科別,平時就已捉襟見肘,戰時更是窘況立現,根本無法因應目前的疫情。
在資源方面,縣立醫院除了前述的口罩、隔離衣、防護衣等後勤支援,以及負壓隔離病房數不足之外,現有隔離病房內也欠缺生理監視器材,倘若患者狀況惡化,需要插管治療,避免院內感染所必須的HEPA高效率顆粒過濾器,也還得靠國軍金門醫院的熱情贊助。
●自救之道首重危機處理機制
在天然、地理環境,以及現有資源、人力都相當缺乏,加上中央對金門的忽略與漠視,金門該如何自保、自救?個人認為首要之務就是建立有責有權的危機處理機制。
如同中央成立的「紓困及防治委員會」一般,金門地區也應立即成立危機處理應變中心,一方面即時對外發佈疫情,一方面發揮水平、垂直整合功能,結合軍民所有力量,共同對抗疫情。透過應變中心的指揮調度,先前陳女士、許女士遭到航空公司拒載時,即可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協調130運輸軍機、消防救難直昇機,甚至比照澎湖徵用警艇、民船來後送病患,不至於讓患者與家屬徒留遺憾。
●隔離病房立即增建
許女士之所以被安置在救護車上一天一夜,主要原因就在縣立醫院的隔離病房實際上只有「一個病房兩張床」,在中央有效支援醫護人力以及打通後送管道之前,縣府此刻應痛定思痛,立即撥用預備金,緊急採購,不論在院內或選擇適當處所,都應立即擴充隔離病房數量,並充實各項設備。
●妥善照顧現職人員‧持續培育醫事人才
短期內除了高薪禮聘之外,恐怕很難找到適當的人力補充來源,此刻對願意站上第一線的現職醫護人員,除了比照中央發給危險津貼,提供充分的防護設備之外,更應重新檢討院內編制與薪給制度,讓第一線醫護人員更能全心投入照護工作。
此外,有關醫學院保送及醫師培育計畫應持續並擴大辦理,針對金門獨特的醫療環境,適時增加保送名額,並透過嚴謹的合約制度要求保送生返金服務。
●重視公關文宣與媒體力量
許女士在救護車上一天一夜的人球事件,透過電視及平面媒體的報導,立即引起了中央的重視。縣府在對抗疫情的此刻,應重視並妥善運用媒體力量,透過公開透明而即時的訊息發佈,不但能安定民心,更能適時將問題凸顯。
●拒繳健保費?
金門地區每年上繳中央的健保費高達四億五千萬元,對健保局來說,不但是個不虧損的地區,也是個從來不欠繳保費的模範生。但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疫情,以及如此不足而匱乏的醫療資源,金門的困境一再受到中央的漠視,我們是否應該繼續當中央的「順民」,繼續對這些「逆境」逆來順受?
倘若中央持續對金門的窘境視而不見,個人認為縣府應拿出魄力,將縣民上繳的健保費予以扣留,用以增聘醫護人員、添購醫療器具,也藉此斷然措施來凸顯問題。
誠如某位醫師所言,金門實在是個福地,比起台灣來說,疫情爆發的時間點較晚,擴散的程度也還在控制範圍內,至盼這波疫情能儘速平息,也呼籲鄉親理性面對、冷靜因應,切勿因坊間不實謠言而恐慌,大家站穩腳步共同一致對外,個人也將持續在議會殿堂上善盡職責,督促縣府發揮效率與職能,望鄉親們能早日免於疫情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