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辦社區營造與生活文化研習營邀專家開講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原訂五月上旬將舉辦的社區營造與生活文化研習營活動,受到SARS疫情影響,經順延後於疫情趨緩同時,昨日起一連一天半邀請學者、專家為參與的八十多位社區代表和民眾開講,一方面釐清社區營造的觀念及意義,另一方面也引進社區發展的新觀念和新做法,期提供地區社區代表參考。
這項由行政院文建會指導,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承辦的「社區營造與生活文化研習營」活動,昨日上午九時起在縣立文化中心三樓會議室舉行,並由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主持開幕式後,邀請主講學者、專家針對主題開講,並與到場社區代表互動。
李錫隆指出,社區營造的議題和範圍包含甚廣,而且發展至今已有點浮濫和偏雜的情形,因此文化中心特別舉辦這次的研習營,一方面釐清社區營造的觀念及意義,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引進社區發展的新觀念和新做法,達成塑造「閩南新故鄉」的目的。而這次的研習營,希望達到預期開發地區社區營造人才;開發地區種子營造社區點;透過「社區營造學員證」建立地區營造人才資料庫;使用「社區營造學員證」建立社區發展人才有效管理及培力制度;增強與台灣之社區營造成功案例的交流管道及推動旅台金籍學人回饋家鄉:::等目標。凡參與研習營之社區居民,可獲得研習手冊及研習時數證明;並取得計劃申請資格。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並邀請到雲林科技大學教授黃世輝、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章波、金門紀錄片協會陳蕙如主講。講題內容主要有:台灣社區營造實例、「金好玩」人人有工作做|金門閒置空間創意規劃、建置生態社區之淺見|以后豐港溼地生態為例、從新時代生活方式|看金門的社區發展、社區總體營造的回顧、計劃說明等。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表示,社區營造與生活文化研習營活動,是採研習營方式,除邀請專家學者講演及地區相關機關人員說明,並提供社區代表之意見互動交流。同時也邀請各鄉鎮、社區代表,共同參與研習營,和發佈並灌輸「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的實施辦法與社區營造計劃能力養成。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指出,這項社區營造與生活文化研習營的舉辦,計劃源起主要在於社區營造之目的,係為了提昇社區環境品質,從精神與經濟面,同時強化社區生活文化。而在「生活即是文化,文化體現生活本色」前提下,金門地區為世界僅存少數之「閩南式生活文化圈」。舉凡生活之中的節慶、典章、語言、飲食、建築,無處不展現世界獨一的特質;而這些正是世界趨勢所追求之「文化產業」。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並指出,今日國際旅遊消費趨勢在於追求文化饗宴、體驗區域生活,正是金門經歷戰火與封閉之後所保留下的文化資產。而正因過去的封閉,居民對於地區自我認識、認同的知識缺乏下,更難彰顯資源的可貴。近年,政府大力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運動,目的在深植民眾自我認同,自發推動地區發展。而社區總體營造議題包含甚廣,從社區環境、生活文化、經濟活動到生態議題等,需全方位看待社區發展。因此,在社區營造點選擇與社造人員培養,更需透過研習營的舉辦,釐清社造觀念及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