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人賣力耕田二十年功成身退牛主人感恩留下牠養老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寧報導。
點閱率:445
古寧村一李姓農民飼養一頭近三十年的耕田黃牛,它在為主人賣力二十年後功成身退,牛主人不忍將母牛販賣給商人屠宰,繼續將母牛留下來「養老」。這頭年邁老牛在退休後,足足有七年未曾下田耕作行走,所以牛角、牛蹄都因缺少運動而退化變形,牛蹄由圓形狀轉變為兩個長達廿五公分的月形蹄狀幾成「扁平足」,連走路、蹲下都顯出不方便,行動成了名副其實的「牛步化」。
古寧村李姓農民表示,這頭黃母牛於民國七十五年以近二萬元向牛販購買飼養,從事農業耕田播種工作使用已有二十年,為主人家貢獻不少的力量。但由於農作改以機械代替獸力,他感恩於母牛的汗「牛」功勞,捨不得將母牛販賣給商人屠宰,決定繼續將母牛留下來飼養,讓其安享餘年。
李姓農民指出,這頭年邁黃牛於功成身退後,因主人自己行動不方便,所以這頭牛也足足有七年未曾下田耕作行走,長年累月都拴綁於樹蔭下,導致老牛的牛角、牛蹄都因缺少運動而退化變形。老牛前、後腳四個牛蹄都由圓形蹄狀轉變為兩個長達廿五公分的分叉月形蹄狀,致使走路、蹲下都顯得非常不方便,躺下休息姿勢都跟正常牛隻不一樣,連走路也是名副其實的牛步化。同時老牛頭上的牛角兩邊也顯得非常不對稱,一邊牛角尖小長度不到十公分,另一邊則彎繞幾乎成尖圓形,其底端也快觸及面部。由於老牛的長相「不同凡響」,因此常讓路過行人都不禁駐足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