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五眷村改建縣府決採自資籌建

中和五眷村改建縣府決採自資籌建
中和五眷村產權自今年二月廿七日正式移接給金門縣政府之後,改建規劃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當中,縣府昨日特別安排向縣議會簡報,經討論後初步決定,將尊重議員們的意見及眷戶權益,採縣府「自資籌建」方式進行改建,預定八月廿七日前將改建計畫送國防部轉行政院核定,並依據眷改條例相關法令規定,於民國九十四年以前進入實質改建階段。
經過了十年的努力不懈,國防部終於在今年二月廿七日在立法院群賢樓舉辦產權移接儀式,由縣議會議長莊良時代表全體鄉親接收產權,並隨即展開改建計畫的規劃工作。縣府昨日下午並安排簡報,向議員們報告規劃成果。議長莊良時、議員洪成發、陳玉珍、蔡水游、謝宜璋、洪允典、王再生、陳恩賜、董東漢、楊應雄,縣長李炷烽、副縣長楊忠全、財政局長林德恭等人均出席參加。
林德恭在簡報中指出,八十八年十月十三日縣府、中和五眷村眷戶代表及國防部軍眷服務處研商「國防部與金門縣政府運用台北縣復興新村改建住宅協議書」(草案),擬參照高雄實踐五村模式進行改建,草案並經縣議會八十九年第二屆第六次定期會決議通過。縣府在產權移轉後,隨即依據該項協議及其附帶決議辦理規劃,初步決定將以復興新村為基地,設計規劃A、B、C三棟大樓,其中B棟以分配既有眷戶為主。
林德恭並指出,改建執行方案共有三種選項,包括「招商合建」、「自資籌建」以及「讓售土地」。其中讓售土地的風險最低,但有失信於原眷戶之嫌,且國防部不一定有經費、有意願承購,改建事宜必將橫生變數。「招商合建」則縣府獲益較差,不符公產處分效益極大化原則,易遭社會大眾質疑。「自資籌建」則風險較高,但獲益最大,連同土地處分,估計縣府可獲益十五億五千餘萬元,缺點則是分隔兩地、鞭長莫及,改建過程中的執行、管理都有待商榷。
與會的多數議員都傾向縣府「自籌自建」,洪允典、王再生都表示,如果由縣府或酒廠出資籌建,分配眷戶之餘優先讓金門鄉親承購,將可解決部分鄉親在台「居不易」的問題。陳玉珍也認為,扣除分配原眷戶的一百三十一戶,至少還有百來戶可以讓售,建議採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標售」,對縣府財政亦有助益。蔡水游則認為,除了復興眷村之外,倘若鄉親認購的意願高,其他四眷村也可考慮繼續辦理改建。
陳恩賜強調,改建的時程務必掌握,時程上不能拖,一定要給眷戶們一個交代,至於如何執行,縣府應該有定見,廣泛蒐集資料來說服議員才對,不能把決策丟給議會。陳恩賜認為,縣府應該先完成復興眷村改建工程,把房子蓋好了再來研究怎麼處理,其他土地也不一定非急著處理不可。
經過研商,與會者初步達成共識,將朝「自籌自建」方向規劃。李炷烽並綜合與會議員及各局室官員的意見指出,要求財政局應於眷改條例規定的半年時程內,將改建計畫送國防部轉陳行政院核定,九十四年以前則必須進入實質施工階段。在資金的來源方面,李炷烽說,不論是縣府自籌、由金酒公司轉投資,或由地方開發基金融資,都是可能的規劃方向。分配後的餘屋是否開放鄉親認購,認購的分配方式等,則由縣府相關局室進一步研議。未來進入規劃設計以及實質工程階段,將責成工務局介入協助,以期掌握工程品質,並促其早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