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公共事務協會邀醫療團體前往參訪
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邀請醫療參訪團,昨日上午由團長林鴻圖率團前往烈嶼鄉參訪,受到鄉長林金量等人的熱烈歡迎。林金量以「有車無司機」來形容烈嶼醫療資源匱乏情形,也盼參訪團能舉薦優秀醫師前往烈嶼服務。
昨日上午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林鴻圖、秘書長洪憶青、顧問洪肇輝,以及恩主公醫院護理督導長楊麗雲、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管所所長蘇喜、教授韓揆等來自台灣地區各醫療院所的醫師與護理人員三十餘人,前往烈嶼地區參訪,受到鄉長林金量、秘書呂合成、社會課長林長固、輔導中心主任楊勝利等人的歡迎。鄉公所特別在二樓會議室為來訪貴賓舉辦歡迎會,並致贈「烈嶼之光」紀念牌給林鴻圖及蘇喜等人,表達歡迎之意。
林金量在致詞中,以「有車無司機」來形容烈嶼地區醫療資源匱乏的窘況,他指出,回顧戰地政務時期,一般小手術如割盲腸等,都還有軍醫駐紮,不成問題,現在則非常欠缺專業外科醫師,遇上緊急狀況只能後送,實為離島居民最大憾事,希望參訪團能舉薦優秀的醫師來烈嶼地區服務,以解決迫切的醫療需求。
參訪團領隊楊麗雲則一一介紹成員,並感謝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舉辦該項活動,也感激林金量的鄉公所的熱情款待。一行人稍後則轉往縣立醫院烈嶼分院訪問,實際瞭解醫療軟、硬體資源現況,中午則由林金量在海園餐廳設宴款待。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門分部教授傅崑成昨日下午在烈嶼鄉舉辦一場「戰地政務解除對於金門地區之影響」座談會,和地方人士就戰地政務解除後對於生活、土地、人權問題及各方面的影響,提出實際的生活經驗交流及相關課題研討。
傅崑成表示,希望透過座談會瞭解戰地政務解除後,對於金門地區在生活食、衣、住、行、人民等基本自由、人權各方面的影響,藉由金門地區實施戰地政務各方面之調查及資料蒐集,作為政府政策推行之參考依據。
鄉長林金量表示,戰地政務時期,各種不合人道之規定及措施,造成人民之權益嚴重損害,雖然解除軍管後,政府對於補償及救濟有相關措施,但未能全面性照顧金門民眾,申請各項救濟,處處限制且未能真正照顧需要幫助的人,期望政府能瞭解金門民眾苦難,並能重新檢討相關不合理的申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