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庵邊果農成功培植紅龍果農會將協助市場銷售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417

紅龍果正值盛產期,金湖庵邊果農呂世強一年前以有機肥料加上技術研發,成功培植品質佳、甜度高、又可口的紅龍果。金門縣農會理事長蔡水游等一行,昨在品嚐之餘讚不絕口,紛紛豎起大拇指異口同聲說:「真讚!」,將全力協助打開巿場的銷路,讓鄉親們嚐嚐道地金門紅龍果的美味。

庵邊果農呂世強原本在台灣開貨運行,由於生意不好做去年五月被迫收攤回金門老家,在異鄉旅居近三十載歲月的呂世強落葉歸根後,打算由老家重新再出發,並決定棄商從農以種植紅龍果為開始,他的親朋好友對他計畫並不抱樂觀態度反對者多,主要考量他沒有經驗及巿場,但他不僅排除萬難,而且還成功培植甜度高又可口的紅龍果。

呂世強種植紅龍果的面積約有三分地,他從去年五月中旬開始種植,五月至十月開花,目前紅龍果正值盛產期,平均每粒最大約有一斤半至二斤重量,甜度十七至十九度,比台省紅龍果十四至十五度高;這幾年紅龍果被推廣為健康水果,已逐漸受到重視,現地區約有五、六戶果農種植,不過產量就屬呂世強為最大戶。

這讓縣農會對紅龍果推廣充滿信心,除了去年提供他灌溉設施補助,理事長蔡水游、總幹事黃永堆、推廣課長戴德勇、指導員李昭杰,以及縣府課長葉媚媚、技正楊慧明等一行,昨主動上門關心紅龍果產銷問題,對呂世強培植紅龍果品質打了滿分的成績,同時希望站在政府立場協助推廣及打開巿場,甚至向大陸進軍。

縣農會理事長蔡水游指出,為避免地區農地拋荒並能達到充份利用,農會近年積極補助及協助農友轉作,以養家活口,不過「卡」在地區人口少,各蔬果銷路成了一大問題,有鑑於此,農會將主動出面協助促銷推廣,但也希望政府能訂定水果保價辦法,提增果農生產的信心。

呂世強說,屬於仙人掌科的紅龍果很適合在金門種植,紅龍果野性大,利用有機肥料,不必用農藥,從花、莖到果肉、果膠都可食用,可降尿酸、血壓、治便泌、降火氣,並運用在副產品的開發上,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如冰沙、冰棒、果凍到烹調上,紅龍果米粉、肉羹、粿及花蕊排骨湯、紅龍果花炒肉絲等都相當美味、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紅龍果粿及花蕊排骨湯,傳統的紅龜粿所用的是人工色素,而紅龍果的天然紅色素做出來的粿皮不但顏色天然,再加上紅龍果籽的點綴,讓粿看起來十分討喜,顛覆了傳統紅龜粿的風貌,同時更健康,至於紅龍果花蕊煮排骨湯,花蕊吃起來雖像米粉,但有絕佳的口感和風味。

時值火龍果盛產期,蔡水游鼓勵地區鄉親多食用本地紅龍果,口感甜度絕不遜色進口紅龍果,每六巿斤盒裝一盒二百元,農會推廣課訂購專線322376或呂世強0919025325或334881。除了紅龍果,還有白龍果,以及山藥、龍眼、芭樂等等,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好處多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