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重開大陸籍貨船煞後首航金門

小三通重開大陸籍貨船煞後首航金門
金門和廈門小三通重開,繼金門籍「東青號」貨船載酒直航大陸大嶝後,對岸漳州籍「文龍號」貨船昨天也載運一千二百噸河沙抵達金門,成了煞後首艘直航金門的大陸貨船,另泉州籍「泉豐一六九號」貨船,也將跟進預定今載運塊石到金門,小三通貨運已全面邁入後SARS有往有來的新局面。
大陸漳州輪船公司所屬「文龍號」貨船,十六日下午四時從福建漳州港載運著一千二百噸的河沙,當晚七時抵達料羅港外海錨地,因潮差關係直至昨天(十七日)上午八時十五分才駛進金門料羅港泊靠卸貨,九百九十二噸位的漳州籍「文龍號」也是煞後首航金門的第一艘大陸貨船。
據金門瑞邦船務代理公司指出,漳州籍「文龍號」貨船載運河沙到金門,早在今年五月中旬即提出申請,因SARS疫情爆發而暫時「停擺」,這次金廈能恢復貨運往來,令他們內心感到十分高興,未來,計畫每週安排至少二至三航次,以載運石材為主。
除了漳州籍「文龍號」貨船外,大陸泉州籍「泉豐一六九號」貨船,原定昨天中午自泉州港載運三百八十五噸塊石直航金門料羅港,不過,研判裝貨作業不及,被迫延後一天,預定今天才會抵達金門,這批石材係由晉源船務代理公司提出申請。
針對金廈小三通在煞後海運重新開啟,金門港務處長張國土指出,建商業者由大陸進口建材不論在價格、運費等成本,均較台省進口便宜二、三成以上,尤其,目前金門地區各大型公共建設對建材需求殷孔,如現施工中的水頭商港工程,甚至規劃中的金烈大橋工程,乃至一般工程。
張國土說,除了建材,中央准予輸入貨物也可透過合法管道輸出入金門,他認為,金廈貨物暢通將有助金門經濟活絡及發展,並期望商家業者善加利用兩岸船舶,促進雙方良性交流與互動,他也預期未來金廈貨物往來會將愈來愈熱絡。
漳州籍「文龍號」貨船昨天順利載運一千二百噸河沙抵料羅港後,檢疫報關等相關單位依後煞階段規定,仍對船長及十六位船員進行管制上岸,同時要求貨船進行全面消毒作業,隨即展開卸貨作業,再由砂石車陸上接駁載往將台水泥預拌廠,「文龍號」貨船卸完貨並於下午離港。
據了解,金門籍「東青號」是在十六日載運六百打馬祖八八坑道高粱酒直航大嶝卸貨,完成後SARS小三通貨運首航,當晚,行政院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境外管制組即宣布十六日起全面恢復小三通客貨運往來,昨天大陸貨船也到金門,料羅港恢復昔日忙碌情景,一掃SARS疫情時關閉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