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跆委會介紹跆拳道發展緣起
九月六日即將在金門舉行的第十屆全國少年跆拳道錦標賽,是地區跆拳道界的盛事,為了讓鄉親更加瞭解這項運動,金門縣跆拳道委員會特別提供資料,將由本報進行系列報導。首先將為鄉親介紹跆拳道運動在我國發展的緣起。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民國五十五年擔任國防部長時,曾率團親赴南韓視察觀摩軍隊戰技訓練,由於南韓將跆拳道運動列為軍中戰技訓練的主要課程之一,並配合聯合國調派陸軍一師赴越南參戰,因全體官兵都修習跆拳道,精深武術戰技,每次與越共部隊近身搏鬥時,戰果相當輝煌。經國先生返國後,遂立即指示國軍訓練部門從速比照辦理,並核定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籌劃,旋於民國五十六年元月廿六日假陸戰隊士官學校成立「莒拳班」,建立訓練制度,並敦聘韓籍專技教官來華任教,未幾,國防部定名為「莒拳」,並列入三軍戰技訓練課程,此即為中華民國「跆拳」之創始。
追溯「莒拳」這個名稱的意義,是配合當時推展的「毋忘在莒」運動,用以激發士氣,喚醒全國人士,毋忘爭取民主、自由,促進世界大同的義務與責任,為中興建國而努力。莒拳(跆拳道)在軍中經過三年的訓練,略顯成效,民國五十九年間,社會上已有部份道館設立,均訂名為「跆拳道館」,並有韓籍人士在台設立道館,正式廣告招生。基於促進全國社會的普遍響應,國防部遂將原「莒拳」正式更名為「跆拳」,這是跆拳道的初期階段。
跆拳道自民國五十六年推展至六十一年,道館迅速增加,各式招生廣告常見於街頭鄉村,由於熱愛跆拳道運動人士的積極推展,初著成效。民國六十二年「國軍運動大會」首度將跆拳道列入比賽項目,陸戰隊在比賽中亦成果豐碩,冠居群倫。陸戰隊也因此成為我國跆拳道師資的主要搖籃,民國五十六年至五十九年間,三軍的跆拳道教練大部份由陸戰隊士官學校訓練薰陶,結業後分派三軍各單位任教。
為貫徹國家推展體育運動的既定政策,在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的指導下,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在民國六十二年五月十日,假台北市自由之家正式召開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並選出袁國徵將軍擔任理事長,聘請周灝將軍擔任總幹事(秘書長),隨即展開會務運作。
袁國徵將軍蟬連第一、二、三屆理事長,但在第三屆任期的一半卻因公積勞成疾,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廿二日與世長辭。國內的跆拳道運動在袁國徽的創辦、推動及十年的服務奉獻之下,運動風氣從點到面,有效擴大跆拳道運動人口,卓著功勳,深獲全國各界人士肯定。
民國七十二年六月,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召開第三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羅張上將繼任第三屆理事長,任期至七十四年六月。嗣後又蟬連第四、五屆理事長。民國八十三年六月二日,移交第六屆理事長翁一銘先生。羅張先生擔任理事長的十一年間,以貫徹政府強身強國體育運動政策,深獲上級與全國社會人士的支持,將跆拳道運動全面推展至社會每一角落。一般學校,從國小至大學,都有跆拳道運動社團與固定課程教學,專業體育學院及各大學體育系亦有跆拳道必修課程,並興建協會辦公室,民國七十四年起,中華跆拳道男、女代表隊進軍國際參賽,均有傑出表現,迭獲等榮耀,為國爭光,羅張理事長實功不可沒,亦深受社會人士欽敬。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翁一銘先生接任第六屆理事長,八十七年八月辭卸。翁一銘先生自民國七十九年贊助新台幣四百萬元主辦第九屆亞洲錦標賽伊始,至民國八十七年七月止,九年的時間共贊助新台幣三千零八十萬元,對奧運的長程培訓有莫大的幫助。
協會第七屆由對國內跆拳運動貢獻卓著的世界跆拳道委員李正勇先生擔任,三個月後,為了促進跆委會的進步與發展,讓賢給彰化市福興鄉鄉長兼企業人士陳文福先生,接任第七屆理事長。
民國九十二年四月,長期關注跆拳道發展之前立委王素筠女士接掌第八屆理事長。王素筠自八十四年起,連任苗栗縣體育會跆拳道委員會兩屆主任委員,四年前出任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副理事長,七年多來,為跆拳道協會爭取的經費補助達新台幣一千七百萬元,並曾多次帶隊出國比賽。
跆拳道向來是台灣在國際運動賽會的重點奪牌項目,去年釜山亞運更摘下三金二銀一銅。王素筠勾勒未來跆拳道發展前景,上任後首要任務為明年奧運做準備,希望為台灣摘下首面奧運金牌。
(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