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探索城隍廟歷史文化楊天厚開講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寧報導。
點閱率:367
字型大小:

宗祠和寺廟文化為金門人文史蹟的特色之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日下午特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楊天厚作「金門城隍廟楹聯碑記文化」專題演講,吸引管理處和國家公園警察隊同仁三十多人一起探索城隍廟的歷史文化。楊天厚也希望大家在了解城隍廟匾額、楹聯和碑記的文化意涵同時,並能對匾聯碑的廟宇文化能即時加以重視、加以保存。

楊天厚為國立金門農工職校教師,對於金門民俗、寺廟著作頗豐,根據他的研究,匾額是寺廟的文化生命,城隍廟的匾額尤其具有震懾人心、警惕世人的宏效。而楹聯則是寺廟硬體建築的門面,兼具有中國文字藝術美感。城隍廟「因果報應」的楹聯更以勸善世人為主軸,碑記則詳細記載著城隍廟的史蹟沿革,宛若一部袖珍版的廟史。

金管處為了讓大家分享精彩的城隍廟文化饗宴,昨日下午二時起在金管處第一會議室,特別邀請楊天厚老師演講「金門城隍廟楹聯碑記文化」。並由金管處副處長林義野引言後,由楊天厚就民間信仰特色、金門城隍廟楹聯碑記文化等進行講解、說明。

  金管處指出,金門宗祠和寺廟文化資源豐厚,尤其是楹聯碑文蘊藏著常民生活文化的智慧,其中,有三百二十三年歷史的金門浯島邑主城隍廟更具代表性。   

楊天厚指出,職司陰陽兩界,肩負懲惡揚善的城隍信仰,素來都是民間信仰的主流。金門城隍廟計有金沙鎮田浦村「泰山廟」,金城鎮金門城村的「古地城隍廟」與城區後浦街的「浯島城隍廟」三座,比例雖不高,卻是特色獨具。因匾額、楹聯、碑記三者常懸掛或鑲嵌於寺廟內,深受大自然風害、溼度:::,以及人為的無心上、蓄意上的破壞:::等,久之竟遭毀損,竟遭蛀蝕,甚而因重建廟宇而遭打掉丟棄,凐滅不存,對攸關寺廟文化紀錄的考察影響不可謂不重大。因此,大家在了解城隍廟匾額、楹聯和碑記的文化意涵同時,也應對匾聯碑的廟宇文化能即時加以重視,加以保存。

他並指出,楹聯、匾額素以對偶性的動人佳句,或震撼靈魂深處的話語來傳達教化的主題,碑記則以言簡意賅的俐落基調來傳述寺廟的沿革、傳說、神蹟和修建人士、捐款:::等,三者均是研究寺廟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礎文物資料。而民間信仰長久以來皆以神靈擔負莊嚴的懲奸罰惡教化責任,一則彌補法律的不足,二則增進道德的勸說,其所產生的鼓舞和主導作用,無異是社會安定的催化劑,對社會的實質貢獻深具積極性和建設性。而寺廟的宣化教導主題,又莫不以楹聯、匾額和碑記為最直接、最主要的訴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