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交通部與縣府召開「金門大橋興建工程諮詢會」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縣府報導。
點閱率:704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昨日與縣府召開「金門大橋興建工程諮詢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代辦機構國工局副總工程司洪松茂說明該局已完成金門大橋興建計畫綜合規劃暨配合工作計畫書送交通部審核,並建議於北路廊(湖下至后頭)構建金門大橋。縣長李炷烽希望大橋工程能於明年元月底正式動工,以宣示中央建橋的決心,兌現總統陳水扁對金門鄉親開出的競選承諾與政策主張。

這項「金門大橋興建工程諮詢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假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由主任委員縣長李炷烽主持,副主委議長莊良時、包括副縣長楊忠全、立委吳成典、議員洪成發、金門地區第一位拿到土地技師資格的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林朝文、縣府財政局長林德恭、主計室主任黃景舜、工務局長陳家欣、金寧鄉長李文俊等委員、以及烈嶼鄉公所秘書呂合成出席,代辦機構國工局副總工程司洪松茂帶領該局規劃組副組長陳議標、結構組橋樑科科長羅天健、正工程司楊光壽及中華顧問工程司運土部副理黃洪才、規劃組組長林明華等人員與會參加。

會中首先聽取財團法人中華工程顧問司針對金門大橋興建計畫綜合規劃暨配合工作計畫書的成果簡報,詳細的向委員說明大橋的綜合規劃工作內容及規劃流程,包括路廊方案檢討、橋樑工程規劃、工期評估、建設經費估算、營運管理維護經費概估、發包方式研擬、及建設計畫擬定,經綜合評估,作出了建議路廊及橋型方案,建議於北路廊(湖下至后頭)構建金門大橋,橋型配置,主橋採脊背橋,邊橋及引橋採預力混凝土橋,橋樑斷面採橋面淨寬十五尺佈設。依大橋建設計畫之建設經費四十二點九四億元,原則上中央負擔三分之二,計二十八點六三億元,金門縣政府負擔三分之一,計十四點三一億元。該案之推動方式,為確保跨海大橋之工程品質,型塑金門大橋景觀特質、降低工程風險及確實掌握施工工期,金門大橋之建設建議採用傳統發包方式執行,鄰接道路改善建議依「擬定金門特定計畫」,先行配合1|5及4|17號道路之改善。金門大橋屬於結構性特殊之橋樑工程,具有環境教育和解說意義,建議未來配合兩端橋址設置紀念館,整合豐富的觀光資源,呈現多樣化的展示紀念空間,俾此國內首度大規模海域施工橋樑之經驗傳承及紀錄保持。

洪松茂指出,國工局從去年底奉上級單位交辦代辦金門大橋工程後就積極進行相關規劃作業,結合中華顧問工程司提前一個月在九月底完成「定案規劃書」與「興建計畫書」,並於十月中旬送主管部門交通部審核,目前交通部正徵詢運輸研究所計畫書內容的意見,審核通過後再呈報經建會及行政院作最後的定案。他指出,國工局已完成建橋的第一階段工作,後續的建設與否、有無建橋經費,是未來繼續努力的目標,建議金門應整合一切力量向中央爭取,讓大橋工程早日實現。

也是委員的台大工學院院長楊永斌及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蔡榮根兩位鄉親因事未能回金參與會議,但仍各提出一份建橋工程的書面意見。楊永斌提出為顧及大橋將來的結構安全與永續性,建議未來大橋以採用「鋼橋」為佳,主要的原因在於傳統的鋼筋混凝土(RC)橋,在受力之下,容易產生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在海風吹襲之下,鹽分將經裂紋侵入構建中,造成構建內部的腐蝕,最後導致全橋的破壞,以往澎湖跨海大橋(原為RC橋)使用不到二十年就倒塌了,就是明證。鋼結構雖然也會生鏽,但它都是表皮的,屬於皮膚病,沒有微細裂紋,所以不至傷及內層骨架,因此只要維護保養得宜,使用一百年以上並無問題。美國、日本、以及世界各國的跨海大橋,大部分都以鋼橋為主。蔡榮根也建議大橋採用「鋼橋」,同時,跨海橋造價受橋墩基礎(下部結構)影響很大,宜採用大跨徑橋型以減少橋墩基礎個數,並儘量減輕上部結構重量,以減低造價。金門地區砂石料源不足,將來勢必由外地輸入,若由中國大陸輸入,則應瞭解政策之可行性。

洪松茂表示,原澎湖大橋於民國五十幾年施建,當年防蝕技術遠不如現代,兩位委員提出的意見會列入未來大橋細部建設計畫參考。

議長莊良時也指出,十多年來,地方鄉親期待興建大橋,「只聞樓梯響」,事實上建橋工作在最近一年才實際看到進展,目前雖然完成規劃興建計畫方案,但是卻因金門的定位不明,如同民眾期待的基礎建設,面對要籌措財源,中央是否要補助經費的問題。他表示,有關縣政府編列的配合建橋基金,目前已有十億元,議會始終保留著,顯示了地方高度的配合,至於中央負責的三分之二建橋款項,到現在還看不到經費的編列,不得不讓金門民眾懷疑中央到底有沒有決心與誠意來建橋,這也是地方的無奈。他希望結合所有金門鄉親的力量一起向中央來「發聲」,不要再讓金門大橋淪為政治「選舉橋」。

議員洪成發也指出,中央如果有誠意建橋,應該儘速編列經費挹注大橋建設,建橋工程也應儘快的定案,以利後續工作的推動,他也希望縣府工務局在確定北路廊橋址後應展開先期的土地收購作業。

立委吳成典也強調,興建金門大橋是他與李縣長一直努力的工作,在立法院緊追不捨的質詢部會首長,要求加快建橋的腳步,讓金門大橋早日實現。他指出,建橋工作環節相扣,只要有一個部門耽誤,就會影響整個建橋進度,大橋如果不能在明年總統大選前正式動工,大選過後又是新的局面,將會影響建橋的變數。他會緊盯著中央相關部門要求積極進行各項計畫審核作業,讓行政院盡快核定建橋計畫及後續的相關工作。

李縣長聽取各方的意見後,除了感謝國工局及中華工程顧問司依期完成大橋興建計畫,也指出,金門大橋歷經十年的努力,在進入關鍵的時刻,能不能在明年總統大選前有明確的答案,端看中央是否有誠意來建橋。他說:陳總統在今年九月間蒞金視察時,他當面向陳總統表達金門鄉親建橋殷切的期望,請求大力的支持,陳總統在金門開出的六張支票,大概只有在建橋還有可能的實現,其他五項涉及到修憲層次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為了讓金門鄉親,包括本地、台灣及海外金門鄉親對陳總統的信賴及信心,希望陳總統在建橋政策有所突破及結果,當時陳總統不置可否,笑一笑,總是沒有當場拒絕,雖然也沒有直接表達接受,縣府、吳立委及地方各界還是會持續努力表達金門建橋的訴求,努力爭取建橋的實現。

李縣長指出,金門大橋之興建,不能只為解決烈嶼對外交通、醫療問題為考量,更重要的,在於凸顯政府照顧離島建設,帶動整體經濟繁榮發展,建橋工程費用龐大,且技術難度高,絕非地方財力、能力所能承擔,在現階段推動大橋工程的關鍵時刻,希望中央展現「誠意」,他將於近日內聯袂議長莊良時及立委吳成典等人員拜訪交通部、經建會、公共工程委員會及行政院,甚至民進黨中央黨部,尋求大力的支持,希望大橋工程能於明年「一二三自由日」正式動工,以宣示中央建橋的決心,兌現總統陳水扁對金門鄉親開出的競選承諾與政策主張。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