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舉辦生態工法教育研習會
金門縣政府昨日舉辦一場「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說明暨生態工法教育研習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郭清江也專程來金講授「生態工法與都市永續發展」的課題,縣長李炷烽期望參與研習者,要認真專注聽取專家的講授,為自己「充電」,來增進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以致用在工程建設,從基礎做起,有效提昇公共工程品質。
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指導、金門縣政府主辦、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承辦的「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說明暨生態工法教育研習會,昨日上午九時二十分起假縣政府多媒體視聽室進行一天的課程,包括: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郭清江講授「生態工法與都市永續發展」的課題、公共工程委員會副研究員施慈魂講授「規劃設計的生態原則」、銘傳大學都市計畫與防災系主任洪啟東博士講授「從閩東南的經驗發展個案省思金門區域擴張的可能性」、金門技術學院觀光系主任江柏煒講授「生態島嶼與地方魅力的塑造」、及縣政府工務局長陳家欣說明「金門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參與研習人員包括縣政府暨縣屬單位、學校承辦業務人員以及民間廠商、建築設計規劃公司人員。
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郭清江指出,為了能持續落實國家整體風貌提升的政策,從民國九十二年起,內政部營建署建立了一個新的機制:於各縣市聘請熟稔地方環境資源及規劃設計品質的環境景觀總顧問,提供各地方政府空間發展、地貌景觀、公共工程等相關的專業諮詢。換言之,環境景觀總顧問乃是為了落實環境保育及景觀維護,而就地方政府執行中或擬議之景觀、建築或公共工程計畫,提供機關相關建議及諮詢意見之專業顧問團隊。
郭清江表示,永續發展是全球共同的願望,維護生態系統也是人類共同的願望,過去因公共工程執行的偏差,故到處是水泥化的建設,形成一種違背自然的文化,對大地豪取掠奪,造成非永續的生產與消費,因此,台灣積極推動生態工法迎接全球化的挑戰。他指出,生態工法係指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以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的永續系統工程皆稱之。
郭清江指出,生態工法成功之要件,包括:觀念及心態需做調整(尊重自然的心態工法)。需做整體性的系統考量。對現有生態環境認知。減少營建工程對生態之衝擊到最小程度。研究可能造成安全問題之因子,從源點將因子怯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需要做的就不做,減少資源之消耗。生態工法必須涵蓋規劃、設計、施工、維修養護及拆除五個階段。他也表示,目前推動生態工法所面臨的關鍵課題,包括:專業人力不足。本土基礎生態的田野資料缺乏。生態研究重點無法滿足生態工法的需求。欠缺本土化工程技術。生態環境復育工作有待加強。推廣應用上的問題。教育宣導不足。他指出,生態工法是一個革命性的改變,阻力難免,但我們已有進步,觀念上接受度已相當高,工法之內涵及技術尚處在進化階段,有進步,但需加強,規劃及設計上尚需加強系統概念。生態工法,不一樣的建設,影響深遠,復育生物多樣性,創造優質生活環境,達到永續的目標。
縣政府工務局長陳家欣指出,目前金門縣公共工程所面臨三大課題,包括操作機制的課題、缺乏目標導向的課題、規劃設計品質欠佳的課題等。針對這些空間發展的課題,除了目標導向的課題,必須就整體金門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外;就操作機制及規劃設計品質的問題,必須由專業規劃設計者及工程承辦單位來配合。城鄉風貌的特色形塑不應是鄉村整建的翻版,更重要的應導正以傳統工程為導向的習慣,轉而依循城鄉風貌的四個主要精神:在地特色的取向、在地經營的取向、小而美的取向及生態工法的取向。第一是在地特色的取向,金門本身具有的歷史建築及傳統聚落空間的地方特色,如何保存與再發展的課題,一直被許多專業者所忽略的部分。第二是在地經營的取向,從外地建築師及規劃師,或許無法像當地居民那麼瞭解在地的特色。所以在地經營的取向,就是創造公眾對話的空間及社區共同的生活,即賦予民眾權力。第三是小而美,建設不一定好大喜功,應結合人文價值、地區的特色及環境生態。第四是生態工法的取向,生態工法是互利、共生,在環境的管理及環境的限制面下,將需求管理也考慮進去;在各個空間中恢復生態系自我容忍的能力,運用生態工法希望復育、再生,尊重並保持當地的地形及風貌。
陳家欣表示,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郭清江巡迴全國演講「生態工法與都市永續發展」的講題,正是金門環境景觀發展的關鍵課題之一。藉此,結合環境景觀總顧問的教育講座,將使討論議題更為豐富實際。讓各相關單位的執行人員更加瞭解金門整體空間發展定位及相關計畫在空間發展的意義。同時,對於來到金門執業的規劃團隊及建築師,也期許其能在規劃設計構想中更能掌握金門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優質景觀,這亦為這次講座舉辦的積極目的。
陳家欣表示,環境景觀總顧問在具備了解金門環境景觀特色與優勢,釐清金門永續發展的目標導向,建立相關輔導機制並提出有效的構想方案,勾勒出具體可行的發展願景。因為涉及公共建設的單位甚多,橫向的有府內府外不同局處所;縱向的有地區五個鄉鎮公所、學校等機關,對外的有金門防衛司令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工程執行上將產生界面的問題,總顧問機制的建立,期望由原先屬於體制外的總顧問運作進入體制內進而發揮功能,整合及協調相關單位,以發揮工程建設上的最大效益。透過環境景觀總顧問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希望能有效地診斷金門縣境內重要的公共工程案件,參與政策擬定、規劃內容、設計品質等階段的工作,並且針對具指標性的案件,協助工程進度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