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炎夏防治登革熱大家一起來衛生局籲民眾加強環境衛生整頓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460
字型大小:

疾病管制局前天發布國內今年第一起本土型登革熱病例;近日由於天氣漸熱,加上經常有午後雷雨,戶外之積水容器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之地點,金門縣衛生局籲請民眾加強環境衛生整頓,尤其,大雨過後,更應徹底清除積水容器,以杜絕病媒蚊孳生;對登革熱防治千萬別掉以輕心。

縣衛生局指出,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是主要傳播媒介,經病媒蚊叮咬的患者,典型症狀有發燒、惡寒、皮膚出診併有四肢痠痛、肌肉痛、前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出血型臨床症狀還包括有全身倦怠、腸胃道出血、血尿等。

登革熱之傳播須經由具有感染力之病媒蚊叮咬,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病人在發病前一天及發病後約五天內,血液裡就會有病毒,此時期若蚊蟲吸取病人的血液,病毒會在蚊體內繁殖, 經八至十二日後蚊蟲才有感染力,此後其終生皆具傳染力。

縣衛生局表示,病媒蚊如在氣溫攝氏18度以下,吸取含有病毒之血液時,病毒並不會在蚊體內繁殖,故不具感染性。在高溫下已具有感染力之蚊蟲,如置於溫度攝氏18度以下,將會喪失感染性,但如再度置於高溫時會恢復傳染性。 

出血性登革熱之治療關鍵時刻,大約是發燒將要退的時候,或是燒退了之後廿四至四十八小時,可能發生血漿滲出,罹患率以未滿一歲的嬰兒及二至八歲的小孩最高,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百分之十五至五十以上。提醒醫師對發燒、出疹之病例加問旅遊史及接觸史,如遇疑似病例,應於廿四小時內通報。

縣衛生局提醒民眾作好孳生源清除工作,以避免被病媒蚊叮咬,包括住屋加裝紗窗、紗門、出入高感染地區宜穿著長袖衣服與長褲、以及在身體露出部位塗擦防蚊藥劑,同時每週應清洗室內花瓶、水生植物及冰箱底盤,以及將室外癈輪胎、花盆及空罐清除等防蚊措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