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十年存活率平均達百分之六十
金門地區去年有三名婦女朋友死於乳癌,乳癌在婦癌排名第五,乳房自我檢查及乳房影像檢查是早期發現乳癌之最佳方法。目前,金門縣立醫院、國軍金門醫院均設有乳房X光攝影及超音波,可偵測出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降低死亡率。請地區婦女朋友善加利用。
縣立醫院指出,乳癌的十年存活率平均達百分之六十,第一期乳癌的存活率則高達百分之八十,零期乳癌甚至接近百分之百。但多數乳癌病人太晚就醫,顯見婦女自我乳房檢查率太低,且因醫學知識偏差或個性保守摸到乳房腫塊後,不願就醫。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乳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增加。乳癌的發生率為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二位,國內每年約新增二千一百位乳癌患者。乳癌好發年齡在四十至五十歲間,較歐美國家的好發年齡約提早十歲,任何成年婦女皆有機會罹患此症。
尤其,獨身女性、四十歲以上、從親自哺乳的女性、有乳癌病例的家族,特別是母親或姐妹患有此病者、十一歲或更早就有初經的婦女、曾有一側乳癌的患者、荷爾蒙異常的婦女、攝食高脂肪食物的婦女,以及患有子宮內膜腺癌者乳癌高危險族,更應學會如何做自我檢查及定期乳房攝影防範。
縣立醫院建議一般婦女,三十五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三十五至四十歲間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五十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乳房攝影檢查是目前偵測乳癌最準確的工具之一。
縣立醫院表示,乳房X光攝影檢查,月經來的前一週為較不適當的時間,因為乳房會脹痛,不適緊壓,同時,檢查時,身體盡量放輕鬆,與放射師配合,以獲得最佳的影像。除了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每月應自我乳房檢查,才是早期發現乳癌的最好方式。
縣立醫院也表示,婦女朋友乳房自我檢查,可利用洗澡時站在鏡子前面,雙臂垂下,看看兩邊乳房是否對稱,皮膚有無凹陷,而後雙手高舉過頭,再做同樣的檢視,接著做直立觸診,在洗澡時可先抹上肥皂,有助於觸摸硬塊,再將左手置於腦後,右手手指併攏,以乳房做鐘面,手指做環狀動作順時方向觸摸,逐潮一圈圈的內向檢查,一直查到乳頭為止,大約觸摸三圈即可結束。
觸摸三圈後,接著再擠壓乳頭檢視有無分泌物流出,另一側的乳房也是同樣步驟,最後檢查腋窩有無硬塊或淋巴腺腫大,鎖骨的淋巴也要順便檢查。縣立醫院呼籲地區婦女朋友每月利用月經後三至七天自我檢查,就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