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草圖展史博館登場

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草圖展史博館登場
由縣府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籌辦的「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初步雛形已經出爐,昨日起並在史博館展開草圖展,將十八位藝術家的構想一次呈現在國人眼前。縣長李炷烽在開幕典禮的致詞中,感謝各界對這項展覽的關懷與支持,盼金門在告別戰爭的陰影後,能從藝術、文化重新出發,迎向嶄新美好的未來。
「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藝術家計畫草圖展昨日起至八月廿二日在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主辦單位昨日上午特別安排記者會公開說明,縣籍立委吳成典、史博館館長黃光男、縣長李炷烽、策展人蔡國強,參與創作的藝術家王文志、林惺嶽、吳東旺、姚謙、蔡明亮、劉小東、倪又安、李錫奇等人均出席參加。下午二時的開幕典禮,包括ACC亞洲文化協會台北分會會長張元茜、贊助人徐保琳等許多贊助廠商也特別出席捧場。
李炷烽在記者會上以「好事多磨」來形容整個策展過程,對蔡國強的毅力與熱忱特別表示感激,也感謝各界對金門的支持與愛護。他強調,碉堡對金門人來說是再熟悉也不過的事物,但這分熟悉又帶著點恐懼、疑慮與害怕,盼金門在揮別了戰爭陰影,成為消失的戰地以後,能從藝術與文化重新出發。
吳成典則肯定碉堡藝術館的舉辦,強調藝術與文化的結合才有豐富的生命,並預言這項展覽將如同金門豐富的歷史古蹟一般永垂不朽。
昨日這項草圖展,概略介紹了今年「九一一」將在金門登場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的梗概。林惺嶽所提出的「金門金字塔」,以建築模型的方式在草圖展中登場,吸引了媒體的目光。十八位藝術家當中唯一一位金門籍的李錫奇,則將酒瓶、砲彈合而為一,以藝術手法解構了戰爭與金酒,他還將在碉堡中設置「賭具」,呈現「戰爭賭和平」的理念。
以「臥虎藏龍」電影配樂走紅全世界的音樂家譚盾,雖然沒有親自出席草圖展,但他用大榔頭拆毀了一部舊鋼琴,拍攝、記錄拆解過程,將「殘骸」堆砌在展場中成為裝置藝術。未來在金門的碉堡美術館中,譚盾還打算將這堆「殘骸」重新組合,再搭配電子裝置在碉堡中呈現音樂。
此外,大崙尾藝術工作隊以「彼岸」為題,整理了一九四九年以來,「起義來歸」及「叛逃」的檔案與文件,呈現出真實/虛假、起義/叛逃、公開/隱匿、合理/荒謬等複雜情狀,希望藉此穿透歷史與時空阻隔,挖掘、發現真相。前往參觀的贊助人及民眾,看到牆面上洋洋灑灑一大串名單,才知道這些年來有這麼多的「反共義士」來到台灣,也才知道原來我們有這麼多人曾經「叛逃」到大陸去。
赴日發展曾拍攝多本寫真集的垠凌,則規劃以人骨象徵戰爭與死亡,由穿著清涼的模特兒與人骨表演性愛姿勢,內部並搭配各項情趣用品,以凸顯「情慾有理」,以及「以情愛體現世界和平」的主題。
蔡國強工作團隊指出,這項草圖展用意在向人們宣傳「邊陲」金門即將登場的重要藝術活動,並強調「金門碉堡藝術館」將是唯一部分展館位於雷區的藝術館,將充滿暴力、死亡、恐懼、孤寂的空間,改造成為有活力、有交流、有創造性、有精神性的空間。最特別的地方,則是邀請到金門地區十九所國小學童共同參與創作,以現代藝術的大地、裝置、生命等藝術手法展現小朋友的創造力。這也將是亞洲地區第一個兒童當代藝術作品。
(相關新聞刊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