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鼎仁撰寫《西呂世宜》面世了
金門美術家吳鼎仁所撰寫的︽西呂世宜︾已經問世了。清代的金門先賢呂世宜曾以金石畫學名聞於臺閩,吳鼎仁稱他為:「金門一千六百年來唯一的書法家。」
呂世宜出生於金門;曾寓居臺灣十二、三年,對晚清臺灣金石碑帖的風習有重大影響;晚年則是在廈門度過。吳鼎仁鑽研書畫多年,曾立下終生私淑呂世宜的誓願,甚至自比為「『西村』門下走狗」。西村是呂世宜的號。
呂世宜是清代道光年間的舉人,精通金石之學,尤工於篆、隸,著有︽愛吾廬文集︾等。為了追逐呂世宜的墨跡,吳鼎仁由金門渡廈門、同安、惠安、崇武,到處巡訪百多年前西村的身影;並以十個月的時間,寫成了︽西呂世宜︾。
︽西呂世宜︾全書共計三百一十九頁,內容包括︿呂世宜行誼與渡台因緣﹀、︿呂世宜書學風格論析﹀、︿呂世宜書風與清代書家比較研究﹀、︿呂世宜書學定位與影響﹀。
書中自二百一十五頁起,附有與呂氏相關的文獻圖版,是珍貴的藝術史料。第二百五十頁上有︿蔡廷蘭畫像贊﹀;蔡廷蘭為澎湖第一個進士,是「瓊林」後裔。呂世宜不但為蔡廷蘭寫了畫贊,還為「瓊林十一世宗祠」寫了楹聯,用以紀念蔡貴易、蔡獻臣這一對明代的父子進士。
呂世宜在臺灣被尊為「臺灣石學導師」。吳鼎仁在書中收錄了為數眾多的墨跡手澤。透過對呂世宜其人其事的研究,吳鼎仁希望發揚先賢的志業,使呂世宜的書學成就,重新受到世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