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十八個個展系列之十一》張永和作品「一分為二」嘗試建立新內涵現代藝術空間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專題報導。
點閱率:347

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的大陸建築家和藝術家張永和,在這次金門碉堡藝術展中,以長寮重劃區的碉堡,試圖從建築學、造型本身來對碉堡的意義作獨特的表現和詮釋。

張永和在關於他的作品「一分為二」時寫道:碉堡是戰爭時代的產物,其結構為防砲彈的攻擊等而形成密實的鋼筋和超厚重的牆,時光變換碉堡不再具有其當初的意義,厚重的牆體和密實的鋼筋失去其效力,因此我們對碉堡的一半結構進行消薄,去除掉多餘的超出結構實際所須強度的混凝土與鋼筋,同時暴露出碉堡的結構斷面,消減出一個薄的、凹凸不平的新空間,在這一個新的空間裡存在著虛實陰陽關係,形成真正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空間:::一分為二,一陰一陽。

張永和,1956年生於中國北京,美國柏克萊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主持人,和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他參加過第七屆和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等,及柏林德國國家畫廊、紐約APEX畫廊和倫敦AA建築學院等國際性展覽。張永和長期遊走、跨越建築和視覺藝術二領域,為此跨領域文化現象的代表者,他不斷嘗試建立新內涵的現代藝術空間,並開拓嶄新的藝術語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