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術大師介紹作品創作歷程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308
字型大小:

配合「金門碉堡藝術館|18個個展」活動的展開,縣府昨日下午續在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藝術家交流研討會,邀請多位藝術大師以「在金門、看金門」為主題,由大師介紹作品的創作歷程,並和鄉親面對面座談。縣府教育局長盧志輝感謝各位大師對金門所做的奉獻,也期望透過這次的活動來打響金門的知名度,讓更多人來關注金門,而在地人也責無旁貸,應更加振作奉獻自己之力來建設自己的家鄉,共同讓金門這塊土地發光發熱。

這項藝術家交流研討會,於昨日下午二時二十分在縣文化局演藝廳開講,由計畫總策展人蔡國強擔任引言,並由出生於中國北京的張永和主持。參與座談大師計有李錫奇、李明維、沈遠、王文志、劉小東、垠凌、謝素梅、吳東旺及德國漢學家顧賓、國際桂冠詩人鄭愁予、縣府教育局長盧志輝、文化局長李錫隆與地區愛好藝文人士多人到場聆聽藝術大師的創作理念。

受邀的藝術家中,出生、成長於金門的李錫奇指出所設下「戰爭和平賭局」,懸掛823瓶金門高粱酒瓶,布置成猶如空投的砲彈,用樂透彩的機器,讓觀眾投幣自行決定命運:和平、戰爭、現狀、出走或流亡。

一九六三年生於遼寧的劉小東表示,他是第一位深入兩岸軍隊寫生的畫家,作品以戰地寫生|十八羅漢像展出,展廳中分別羅列兩岸九位著軍裝充滿青春活力的生命,並以前後兩幅空白畫框暗喻影響兩岸命運至深的毛、蔣兩位領導者。藉由十八羅漢的傳統題材,表達對人間的紛亂、戰爭的困惑與對和平的祈求。

旅日視覺藝術女星垠凌的在南山砲陣地三號堡裝置單身女子雙人床,並以保險套串成珠簾,砲堡上明確標示著「情慾有理」,藉以諷刺歷史,追求和平。

現居在盧森堡和巴黎兩地的中英混血的謝素梅,她精準的藝術語言、妥善的利用碉堡內部空間,改造成一處純淨的藝術場域,她在碉堡的中心垂吊一座巨大的螺旋槳,慢速旋轉到幾乎碰到牆面,以使觀眾無法輕易進入到其中,旋動的聲音可能在耳際擴大,以激起觀眾的一種焦慮感。螺旋槳將空氣變得更清新、輕揚,以傳達一種更象徵性的金門歷史意涵、軍事狀態及許多住民自外於台灣的沉重感受。彈藥庫中則以一件錄影作品表現藝術家眼中緩緩日昇的黃山。

多位作家淺談創作的理念後,蔡國強最後指出這次辦活動,主要是吸引外國人士抵金,當地藝文人士參與創作並不多,但金門過去在藝文界也做了許多事,所以這次只是一個開頭,所有創作的作品不一定要保存下來,世界沒有永遠的作品,只有永久的作品,未來只要將地區碉堡的創作重新交由學校再次自由發揮創作,藝術就會逐漸生根。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