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滅鼠週衛生局提供撇步籲軍民攜手滅鼠
今年六月下旬發生在金沙光前溪的毒餌事件,曾引起全國震撼與關注,隨著全國滅鼠週活動即將於十月十八日展開,金門縣衛生局除了大聲疾呼軍民共同來滅鼠滅蚤,一舉殲滅鼠輩,確保軍民的健康,同時,特別提供滅鼠「撇步」與毒餌使用技巧及方法,避免毒餌事件再發生。
根據一項資料,金門地區今年一至八月份由環保局及各鄉鎮公所捕獲的老鼠數量,高達六千二百零九隻;縣衛生局指出,居家環境鼠類生存的三大要件是棲息場所、水和食物,因此,房舍或建築物如果沒有鼠類侵入口和合適的場所供牠們住,也沒有東西供牠們吃,沒有水供牠們喝,即使鼠類偶然侵入也無法久居,自然會離去。
針對居家滅鼠使用毒餌方法,縣衛生局表示,可沿著牆壁、牆角或鼠類經常活動的路徑,置放捕鼠籠、捕鼠夾、粘鼠板、毒餌等以捕殺鼠隻,使用捕鼠器時可用新鮮食物誘引之。放妥捕鼠器或毒餌後不要經常變動,觀察數日,如無鼠隻前來才更動位置。捕鼠器須放平穩,以免搖動驚走鼠隻。
其次,每次投下適量之毒餌,待老鼠攝食後再補充,以免久置發霉。餌劑如未被食用則不宜再放餌,因為鼠隻可能不在附近活動或已被毒殺淨盡。鼠類可藉由粗糙的牆壁垂直爬行進入高樓,尤其是屋頂鼠;溝鼠則善於潛水及游泳。因此,防阻鼠類侵入須注意技巧,如排水管應加○‧六公分網目以下之柵網,高樓住家門、窗若有破洞則須修補。
縣衛生局提醒,置放粘鼠板、捕鼠夾及毒餌,應選擇安全、隱蔽之處所,以免兒童、寵物等誤踩或誤食,鼠餌如過期或不能使用,請勿隨地丟棄,請交由環保單位回收。如果發現家裡的紗窗、紗門或是木門有被囓咬的痕跡、破洞時,即應檢視是否已遭鼠輩侵入;此外,從鼠糞、鼠跡、鼠穴也可以判斷出家中是否藏有老鼠。
縣衛生局表示,鼠類的食性不同,例如:溝鼠喜魚肉、穀物、有機垃圾,食性較雜;屋頂鼠喜蔬菜、水果及穀物;錢鼠喜肉類等故以食物誘引老鼠時,除注意其新鮮度外,還應投其所好,方能克竟全功。此外,應做好自主衛生管理與社區健康營造,發揮整體力量,以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