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訪問團與東棉僑親喜相逢親善之旅圓滿成功今返抵金門
東南亞訪問團十月十五日與東棉金門同鄉會的僑親會晤。僑親們知道訪問團此次千里探親,一路奔波只為了表達來自原鄉的關懷,特別以一面「勞苦功高」的紀念牌相贈。
東棉的鄉親有陳廷國、王佩棠夫婦、薛祖榮、何美珍、陳玉蘇、王薛娟娟、林敏瑙::等。八十二歲的陳廷國是同鄉會的理事長。他說:「今天沒有鞭炮相迎,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
東棉的鄉親中,林敏瑙所屬的「林克凱父子有限公司」及相關企業,以及陳文丑、陳奇展父子的「椰炭」事業都很有規模。林敏瑙的父親林克凱創業有成,林氏一家在東棉擁有開發公司、房屋公司、百貨廣場、米糧加工廠等事業,佔地三十平方公里,面積是金門的五分之一。陳文丑父子經營「椰炭」生意已經三十多年;二十年前開始外銷,對象有日本、韓國及歐洲。椰炭是由椰子殼「燒」成,可以用來除臭、清毒、做藥。
在聯誼會中,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有台幣四百多億的存款,正等著企業家帶頭投資,否則所生的利息,根本敵不上通貨膨脹。他說,如果鄉僑投資一元,在外地可賺八角,在金門只能賺兩角,希望僑親還是回金門投資,那樣更具意義,也將是金門人的福氣,一百五十年來,鄉僑冒著舟楫失墜的種種危險,在異邦奮鬥有成,這不僅是辛勤所致,也是祖上有德,鄉僑把辛勞所得,匯寄回家,更帶動了金門的發展,希望今後金門人仍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金門有更美好的未來,金門的投資機會,一定是優先提供自己的僑親,然後才爭取其他人的合作。
東棉是訪問團拜訪的第七站,也是終點。李炷烽與全團十五位團員帶著濃得化不開的鄉誼踏上歸途。回程由東棉機場轉馬尼拉機場再取道香港返台。今天(十六日)回金門,親善之旅便圓滿結束。
此行東南亞訪問團以十天的時間,搭乘十三班次的飛機,以及動輒百公里的車程,四度進出馬來西亞亞庇機場,三度進出香港機場,途經印尼、馬來西亞、香港、菲律賓等四個國度;訪問了麻里巴板金門慈善基金會、三馬林達金門同鄉會、沙勞越金門會館、南島宿務金門同鄉會、伊里岸金門同鄉會、東棉金門同鄉會等僑社。這一趟親善之旅,讓異邦的鄉僑得到精神的慰藉,也讓團員們為鄉僑的成功感到驕傲,李炷烽表示這些鄉僑的奮鬥史,應被寫進金門縣志。
記者張建騰/菲律賓伊里岸報導
具有金門血緣的菲律賓伊里岸市副市長李亨利,有意推動金門與該市締結姊妹縣市。他在十四日晚上表示,將與菲律賓大使「疏通」,促成這段情誼。
伊里岸市副市長李亨利表示,該市原本打算與台南市結盟,相關工作也由他執行,但菲國大使認為結盟對象以屏東較為適宜,因為菲國另一城市卡卡煙已經與台南訂盟,加上李亨利具有金門血緣,菲國大使因此建議,何不考慮與金門締盟?李亨利十四日晚間與金門「原鄉人」及在菲僑民餐敘時表示:「這次的機會很好!」他將持續與大使溝通,早日促成兩市姊妹情誼。
縣長李炷烽則表示,李亨利能在「別人的所在」當選副市長,絕對有其獨到之處,又能時時以故鄉為念,令人感動!也相信他會繼續當選市長,甚至有朝一日希望能有華僑當選菲國總統。
李亨利則表示,他原本是參議員,在競選副縣長之前,曾徵詢同鄉會理事長李祖安等人的意見,特別感謝在菲同鄉的支持,他說:「沒有這股力量就無法勝選,這也是金門人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