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接受「德國之聲」廣播電台專訪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537
字型大小:
李縣長接受「德國之聲」廣播電台專訪

李縣長接受「德國之聲」廣播電台專訪

縣長李炷烽昨日下午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國際化是金門必須要走的路,而如何爭取與外界的溝通連繫,則是現階段金門求發展的關鍵。他也強調,如果中央政策能開放,金門一定可以在兩岸間擔任更積極的角色。

「德國之聲」總編輯Mr. Miodrag Soric 以及華語部主任Dr. Matthias vonHein昨日下午四時在縣府行政室新聞課長傅仰土陪同下,前往拜會並專訪縣長李炷烽。

據瞭解,二人係應行政院新聞局之邀,於十八日至二十三日訪台,針對年底的立委選情,製作一系列有關我國政經、社會發展專題報導。除訪問國內各部會、民間組織、各政黨外,也特別來金進行參訪。

縣長李炷烽除介紹金門歷史沿革、風土民情,也針對金門發展現況、經濟前景、小三通實施成效等問題,做詳細說明。

李炷烽表示,金門現有居民雖只有五、六萬人,但旅居台灣鄉親計三十多萬人,旅居海外的金門人,更高達七十多萬人。

過去金門地瘠人貧,只能往海外發展,兩岸交通斷絕後,金門人只好轉向台灣謀生,島上的鄉親,則仰賴島上的十萬駐軍消費,維持起碼的生活水平,不過,近年來,中央大量裁軍,軍人數目由十萬大眾,銳減成一萬不到,大大影響金門經濟發展,因此,李炷烽認為,如何爭取與外界的溝通連繫,是現階段金門求發展的關鍵。

李炷烽指出,小三通的實施,無異為金門帶來一線生機。從民國九十年開始,往來人數逐年增加,由最初的每年二萬人,到第二年的五萬多人,乃至去年的十六萬人,預估今年應可超過四十萬人,未來一旦開放大陸觀光客來金,人數還會倍增,金門的遠景讓人期待。

李炷烽說,金門資源有限,觀光是金門發展的希望所繫。他表示,大陸每年到廈門的觀光、考察人數約一千萬人,這些人都對來金抱持高度興趣,如果中央政府在政策上能開放,金門在兩岸間一定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李炷烽也談及海岸雷區,嚴重限制金門的整體發展,雖然除雷費用甚鉅,他仍希望中央能負起清除之責。

成立於一九五三年的「德國之聲」,係世界四大廣播網之一,為德國唯一由聯邦政府經營的廣播電台,肩負德國對外文宣的重任,所屬員工約一千五百名,每日以十餘種語言向全球播送,轄下包括廣播及衛星電視網,收聽及收視人口達一億八千萬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