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茶香文化文化局推出茶道研習活動
找「茶」趣!為了讓民眾瞭解茶道藝術,金門縣文化局這二天晚間正舉行別開生面的「茶道研習」活動,由地區知名茶藝教師許恩仁主講,共有將近四十位學員踴躍參加,現場茶香四溢,學員一邊聽課一邊品茗,動動腦也動動手泡茶,感受豐富的茶香文化。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昨日晚間七時舉行的茶道研習,活動內容包括茗茶特色認識、茶具欣賞、泡茶方法及品飲方式之異同、茶道禮儀之要點及茶道生活美學等。陸續幾天還有相關課程,課程將一直持續到七日。
擔任講座的許恩仁曾任金門縣玄空法門研究會茶藝入門班講師、八十四年以第一名成績通過台灣省茶業改良場「茶葉品評官能檢定及格」,許恩仁講解時指出,茶以發酵程度來區分,不發酵茶包括綠茶、龍井、碧螺春、煎茶。半發酵茶有烏龍茶、清茶、香片、凍頂、鐵觀音、白毫烏龍。全發酵茶則有紅茶、功夫茶、茶碎紅茶。
如以採收季節不同,又分為春茶(四到六月)、第一次夏茶(五至六月)、第二次夏茶(七至八月)、秋茶(八至九月)、冬茶(十至十一月)、冬片茶(十至十一月)、不知春(十至四月)。
若以焙火程度分,生茶為輕焙火僅焙乾水分於百分之五以下。半熟茶為焙火稍高,時間稍長。熟茶則為高溫長時間焙火。
在介紹台灣茶的種類,許恩仁說,台灣茶分為青心烏龍、青心大有(少月之二)、台茶十二號(別名金萱)、台茶十三號(別名翠玉)、鐵觀音、四季春等。
他也介紹茶的製造過程,包括栽培、採清、萎縮、發酵、殺清、揉捻、渥堆、乾燥、緊壓、精製、加工、包裝等。
至於茶葉的保健成分包括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咖啡因、胺基酸、葉綠素、青葉酒精、維他命C、無機成分等。研究發現,適當的飲茶能醒腦止渴,消除疲勞,健牙助消化,也是最佳利尿劑,能強化微血管,具有降低膽固醇、抑制癌細胞、淨化血液、消除口臭、幫助減肥等功效。
許恩仁表示,泡茶也要講究學問,不然若泡茶不得其法,那喝茶可能養生不成,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哪可就得不償失。